海運造船貨運流通21~24

海運流通造船21~24
22.台驊上下其手還說不是循環股,大股東賣股(2024.紅海胡賽海盜劫貨輪改繞非洲;22-6/23.花旗:長榮:目標價160元降至70元,陽明目標價186元降至116元;2021宏遠目標價:萬海426,長榮372,陽明356;);長賜輪卡運河;台船
海運造船20~21M
(循環股創高殺低) +++++++++++++++
24-12/27.台驊控股2636:在10/4~12/27期間,總計買進長榮1400張,每股均價220.92元約斥資3.09億元,累計台驊持長榮4700張。 12/10.萬海航運11月營收134億元月減2.57%,年增55.77%;前11月營收1474.77億元,年增60.54%。 12/9.陽明11月營收174.8億元,年增60%,累11月營收2057億元,年增58%, 11/27.中東停火,陽明股價跌 1125.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跌超10%,报2915点。 11/22.運價指數連二跌!SCFI週跌4%至2160,四大主要航線都下跌,其中遠東到美西線跌幅8.6%較大,遠東到美東跌破5000美元。 11/16.運價轉跌終止連3漲!最新一期SCFI週跌3.4%到2251.9點,四大主要航線除遠東到地中海航線漲外,其餘都跌,又以遠東到美西航線跌幅達11.6%最重,而近洋線遠東到新加坡航線則大漲11.48%。 美西線跌幅達11.6%,市場人士表示,中國十一黃金周前,航商縮船減班、供給減少,又因美東碼頭工人罷工,部分貨物轉走美西,所以美西線價格有撐,甚至走揚,而進入11月,船班供給恢復正常,貨量減少,美西線價格鬆動,而地中海航運MSC將從下週一開始降價,預計其他航商也會跟進,運價恐再修正。 11/11.受惠傳統旺季與運價成長Q3業績獲利大好;展望後續,陽明:第4季屬歐美航線市場傳統淡季,隨美東罷工結束,預期供應鏈中斷壓力消失,市場競爭壓力增農曆年前出貨潮是否提早至本季末反映,尚待觀察。 陽明Q3:營收728億元,稅後淨利283.7億元,年增911%,eps8.12元,創今年單季新高;前3季,陽明營收1692億元,稅後淨利516億元,年增750%,eps14.79元。 11/11.萬海Q3:歸母淨利184億元,eps6.57元,創8季度來新高;前3季營收1202.7億元年增60%;歸母稅淨利346億元,eps 12.34元,擺脫去年同期每股虧損0.68元的陰霾。第四季是農曆春節前備貨旺季,但受地緣政治、供應鏈分化及關稅壁壘等因素影響,貨櫃海運市場仍然充滿挑戰。萬海明年預計有3艘1萬3000TEUs(20呎櫃)的新船投入,並公告將建造24艘船,共計新增運力近26萬TEUs,顯示仍持續看好長期航運市場需求。 11/8.受市場需求放緩及運價修正影響,貨櫃三雄10月營收皆月減,長榮月減6.96%,陽明衰退12.15%,萬海減少8.01%。長榮海運10月營收415.3億元,月減6.96%,年增77.7%,前10月營收3892.8億元,年增68.97%。長榮表示,10月上旬運價走勢,主受中假期及美東罷工影響,隨節日後貨量回升,運價也逐步回穩。後市價量走勢,預估將受到各區域的貨載需求、地緣政治及美國選後貿易版圖可能的變化等因素相互影響。 陽明10月營收189.9億元月減12.2 %,主要.受市場需求放緩及運價修正影響,但年增68.06%;前10月營收1882億元,年增57.9%。陽明指出,根據IMF最新經濟展望,受惠於通膨降溫,預期2025年全球經濟將穩定成長達3.2%,亞太新興市場仍然表現強勁。然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貿易壁壘及產業政策的改變,可能為全球經濟成長帶來下行風險。此外,美國大選後如全面徵稅政策付諸實踐,也將對全球貿易造成衝擊。 萬海航運10月營收137.8億元月減8%,年增68.6%,前10月營收1340.5億元,年增61%。萬海表示,受市場運價修正影響,10月營收月減。第4季市場船舶運力持續受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及美國大選後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 11/5.貨櫃運價連二週上漲,長榮總經理吳光輝昨表示,目前貨櫃運價反彈,但能見度還是不高,不過貨量比之前預期好,而明年農曆過年時間較早,拉貨預估在第四季中旬開始;陽明則表示,目前市場供需平穩,11月貨量比預期好,預計春節前會有貨運高峰。 11/5.美東罷工結束,現換加拿大西海岸罷工,報導指出,加拿大西海岸的主要港口,包括溫哥華最大的貨櫃港和魯珀特王子港,週一因工人罷工而關閉,根據美國人口普查數據,每天從加拿大抵達美國的貨櫃貿易額約為5.72億美元(約新台幣183.04億元),受罷工影響,美國貿易將陷入困境。 11/1.貨櫃三雄今爆量大漲,萬海攻漲停,陽明、長榮勁揚;上海航運交易所今公告最新期上海SCFI,單週漲逾5%,繼上週止連8黑後,本週續漲連2紅,主航線全走揚,遠東歐洲每TEU (20呎櫃)運價漲近10%;遠東到地中海每TEU運價漲逾13%;遠東美西每FEU(40呎櫃)小漲1%內;遠東美東每FEU漲約3%,餘航線也全走揚。 10/22.红海危机持续“助攻”,马士基半年四度上调利润指引,股价盘中跳涨7% |初步三季度业绩全线超预期增长,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逾30%,EBITDA利润增超150%,今年EBITDA指引区间上调多达22%,较分析师预期高最多13%;今年全球集装箱贸易增长指引也上调,预计最高增6%。 10/18.最新SCFI,周微跌0.4%至 2062點,為連第8周跌,四大長程航線運價續跌,美東線更是重挫達 10%,反映美東碼頭僅罷工三天,再加上時序進入傳統淡季,市場對運價信心的轉弱。歐線運價續週跌4.4%每TEU(標準 20 呎貨櫃)到1950 美,自9月來跌幅已達45%。遠東到美東每FEU(標準 40 呎貨櫃) 報價周續挫10.5%至4969美元,9月來也跌掉超過40%。美西線每FEU報價周小跌4美元至4726美元。 10/11.運價指數連7跌!最新SCFI為2062.6點,週跌幅3.4%,四大主要航線都跌,以10月初爆發碼頭工人罷工的遠東到美東航線跌幅最小,僅1.27%。美東罷工雖僅三天,還是影響到船班回航日期,造成船舶停班,在供給減下,近期貨很滿,運價不排除下周有望止跌。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週跌9.3%達2040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跌6.76%達2369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跌幅2.51%達4730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跌1.27% 達5554美元。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東南亞每TEU較前一週跌7美元達389美元,跌幅1.76%。 10/4.美工會國際碼頭工人協會 ILA 3日宣布,與代表運輸公司和碼頭營運商的美國海運聯盟USMX達臨時協議,協會同意將合約延長至1月15 日,同時繼續與雇主就新合約進行集體談判。 10/2.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在臉書宣布,自美國時間10月1日零時起關閉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海岸所有港口,以對抗美國海事聯盟USMX。對此,台驊表示,此次罷工肯定會引起勞資雙方關係的衝擊,如果延續超過2個禮拜,造成的影響將持續至今年年底甚至明年初,船公司的運能至少要折損10-20%左右,運費及相關附加費肯定會大幅上漲。這是ILA自1977年以來首次罷工,預計大約36個港口可能受影響。台驊表示,美東碼頭工人開始罷工,首先是港口擁堵、裝卸作業中斷,產生貨物積壓,而後供應鏈中斷,造成零售商、汽車工業、民生用品等物資供應中斷,庫存不足等問題。 台驊預估,東岸碼頭工人罷工將造成全美數百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船公司因應措施會採取跳港或是變更航線,將船舶開往美西或加拿大、墨西哥灣等港口裝卸貨,這將產生更多的費用成本,促成運費的上漲。 台驊說,這次的罷工將產生物流成本的提高,進口商會提高售價轉嫁給消費者,造成通膨更大的疑慮,且此次的罷工肯定會引起勞資雙方關係的衝擊,除了影響薪資水平、碼頭工人的工作情緒、態度之外,及未來港口碼頭作業的自動化趨勢 9/27炒運價漲作假:炒美東罷工與中東戰事,事實上,都不但沒漲還大跌 9/27.運價指數連6跌!最新SCFI,週跌幅10%至2135點,四大主要航線都跌,現貨價格仍低於SCFI下,運價指數持續走弱;炒作罷工的到美東航線運價大跌13%至5626美元, 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週跌9.2%至4852美元;炒作中東戰事的 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週跌 13.2%至2250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跌14%至2541美元;近洋線,遠東到東南亞每TEU(20呎櫃)週跌7.8%至396美元。 9/25.萬海領連2天漲停收99.7元,陽明漲4%至70.4元,長榮漲2.7%到209.5元,三大法人同步狂買海運股5.5萬張,理由:昨中東戰事起,歐洲航線價大漲,今理由:美東碼頭罷工倒數,供應鏈恐受大衝擊,全球搶艙和新一波運價漲價潮(但領噴的較小股萬海,以近洋海運為主) 9/25.小資瘋搶首檔航運ETF!00960暴「溢價近20%」警訊 投資人瘋狂搶進下,960股價開盤直接突破16元,以16.4元開出,買盤追價下走高,終場大漲19.84%,收19.09元掛牌新高,成交量暴5.08萬張。專家警告,960股價高於淨值太多,溢價幅近20%。 9/24.因中東戰事再起,集运指数(欧线)主力合约日内涨幅达10%。 9/21.運價指數連5跌!最新期SCFI :週跌幅5.8%至2366點,4大主要航線皆跌,其中遠東到地中海航線不僅跌破3000美元,也是4大主要航線中跌幅較大航線,跌幅達12.2%。 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為2592美元,週跌8.8%;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為2955美元,週跌12.2%;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5341美元,週跌2.8%;遠東到美東每FEU為6486美元週跌5.1%。近洋線,遠東到東南亞每TEU為412美元,週跌35美元,跌7.8% 9/13.運價連4跌。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跌7.9%至2510.95點,四大主要航線、近洋線全跌,其中,以遠東到歐洲、遠東到地中海航線跌幅最高,跌幅分別達17.86%、11.98%。 市場人士指出,歐美貨量並未增加,且德國碼頭勞資協商持續進行,及美東碼頭工人恐有罷工疑慮,在部分客戶暫緩出貨下,運價持續走跌。 9/10.萬海營收:8月194億元月減3.5%,終止連5月增,年增126.5%, 累營收1052.9億元,年增57.6%。 萬海指出,受到部分航線運價修正及整體貨量增加,8月份營收月略減,但年同期顯著增 9/9.几乎收回年内全部涨幅,集运这波要跌到哪?一德期货认为,现货持续下跌令盘面运行中枢不断下移,后市来看,考虑到十一期间运价维稳概率较大,12月或有一波集中出货需求提振,预计进一步下跌速率或将放缓。今日(9月9日)集运指数盘面走势出现分化,在当前市场货量不足,现货即期运价持续下调的驱动下,市场悲观氛围笼罩,近月合约延续下跌,盘中主力EC2412合约跌幅一度超10%,创2024年4月8日来新低,截至收盘收于1607.5点,跌8.7%。 远月合约由于提前计价跌幅,盘面略有修复,有旺季属性的EC2508合约收涨2.6%。据交易所公布持仓数据显示,EC2412持买单量增加1809手至25416手,持卖单量增加1791手至21685手,多空博弈继续加剧,净多持仓略占优势。 9/9.陽明8月營收257.6億元,月增3億元,增幅1.2%,連4個月月增,年增110.5%。前8月營收1476億元,年增519.2億元,增幅54%。陽明指出,受市場供需因素影響,營收較上月增加。陽明表示,美東碼頭勞資談判暫無實質進展,而德國碼頭勞資協商持續進行,仍有罷工風險,將持續觀察碼頭作業動態並審慎應對。 9/9.長榮8月營收537.6億元,月減6.4億元減幅1.2%,年增115.7%;前8月營收達3031億元,年增66%。 市場人士指出,SCFI運價在6、7月創波段高,在遞延效應下,長榮第三季營收、獲利仍可期。 9/9.陽明今宣布與韓新遠洋HMM及海洋網聯Ocean Network Express,ONE未來將續深化聯盟合作,並更新名「Premier Alliance」經營聯營航線。陽明:這項為期5年新聯營架構將於2025年2月起生效,透過此策略性長期合作。另外,陽明與Premier Alliance成員也宣布將與地中海航運MSC於亞洲往返歐洲航線展開換艙合作。陽明指出,此合作架構將包含9條航線,藉此將提供更廣泛直航港口覆蓋範圍,並提高亞洲往返歐洲航線服務 9/9.台驊控股8月營收26.2億元,與7月營收26.7億元相當,前8月營收達167.8億元年增79.5%。台驊:海運事業部8月營收達16.86億元,年增131.2%,由於高運價吸引小型船舶及季節性加班船運力投入市場,造成運價回落,而中國黃金周假期在即,託運人出貨意願增,帶動8月承攬貨量較7月增16.07%,抵消運價跌利空,整體營運仍維熱絡表現。 空運事業部方面,台驊指出,8月進出口貨量較7月大增40%,帶動營收達5.1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01.93%,主要受惠亞洲-北美電商業務持續熱絡,加上擔憂美國東岸勞資協議風險,以及海運航線拉長造成運輸替代效應影響 9/7.運價連3跌,最新一期SCFI下跌236.8點至2726.58點,跌幅7.99%,四大主要航線、近洋線全數下跌,其中,以遠東到美東、遠東到歐洲航線跌幅最高,跌幅都超過10%,遠東到美西航線每FEU(40呎櫃)運價則跌破6000美元,到5605美元。 9/6.中菲行5609:8月營收24.7億元,年增44.6%,貨運量成長30%,前8月營收170億元,年增22.9%。 9/4.台驊2636公告7/5~9/4.以均價176.58元買進長榮1800張,交易總金額達3.17億元,也公告在5/31 ~9/4買進陽明4100張,每股均價70.09元,交易總金額2.87億元。 9/4.慧洋-KY:8月營收18.6億元,年增50%,單月營業利益6.6億元,稅前盈餘3.97億元,分別年增814%與179%,自結eps0.53元。前8月營收139億元,營業利益48.7億元,稅前盈餘為40.68億元,eps5.45元。慧洋表示,今年散裝航運市況相較去年明顯回溫,即便8月運價指數略有回檔,獲利表現仍已超越2023全年。 8/30.紧握“航运红利”,中远海控上半年营收破千亿,同比增速超10%上半年,受红海航线中断、新兴市场货量增长等影响,中远海控财报亮眼,实现总营收1012.01亿人民币,同比上涨10.19%。同时,中远海控密切关注IMO公约和欧盟环保新规政策要求,加快打造绿色低碳船队。 8/30.SCFI跌破3000點關卡,跌4.3%至2963。遠東到歐線每TEU(20呎櫃)運價3876美元,跌11.9%;遠東至地中海線每TEU運價4083美元跌9.89%。 8/23.彭博: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和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 2大鐵路巨頭超過9000名員工預計將在美東時間週四22日啟動罷工,進出口商沒有更多選擇,預計將導致海運延宕、貨運成本飆升,並且給已經面臨貨物激增的美國港口帶來進一步的壓力。,在預期罷工即將來臨之際,已經對貨運市場產生影響。 8/22.運價漲一周後,本周又跌。最新期SCFI跌5.6%至3097.63點,四大主要航線、近洋線全數走跌,其中,以遠東到美西、美東線跌幅最高,每大櫃分別失守6000、9000美元美西線跌幅高達9.5%,將美西線上周漲8.42%,全吐回去。 8/20.勞資談判近3年失敗收場!印度港口8/28起無限期罷工 8/13.受惠於海運市場運價走揚與貨載量增加,長榮Q2財報:營收為1063億元,年增57.79%,稅後淨利294.59億元,年增478.5%,eps13.7元,創7個季度新高;上半年營收1949.7億元年增45%,稅後盈餘468.41億元,年增362.17%,毛利率28.12%,每股盈餘21.86元。 8/12.台船2285:今公告與萬海航運(新加坡)簽署新建8000TEU甲醇雙燃料貨櫃輪12艘,及選擇權4艘意向書。萬海也公告,將斥資12.3-19.84億美元委由台船訂造8000 TEU甲醇雙燃料貨櫃輪12艘,及選擇權4艘訂單。台船第2季財報,單季稅後虧損2.24億元,每股純損0.18元,相較於去年同期虧損9.6億元,明顯改善,累計今年上半年虧損5.66億元,每股純損0.45元。 8/12.萬海受惠於運價及貨量增長、公司船舶調度得宜對獲利有所挹注第二季稅後盈餘115.69億,EPS為4.12元。萬海上半年合營收為657.8億元,年增31.49%,稅後盈餘161.92億元,EPS為5.77元。 萬海表示,第三季是歐美返校及傳統假期備貨旺季,但受到地緣政治、供應鏈分化以及關稅壁壘等諸多外在因素影響,市場仍然充滿挑戰,將持續檢視個別航線效益,並精簡成本維持經營效率。 8/12.陽明Q2:營收525.9億元年增50%;稅後淨利138.87億元,eps3.98元;上半年:營收963.9億元,年增34%,稅後淨利232.7億元,EPS 6.66元。陽明積極船東策略合作,今董事會授權購入2艘現行營運中11000TEU級長租船,加已購回5艘14000 TEU級與3艘11000 TEU級中大型船舶,有助於穩定船隊資源並強化公司航線競爭力, 8/10.貨櫃運價指數連5跌!最新SCFI跌78.78點至3253.89點,跌幅從上周的3.3%,縮小到2.36%,除四大主要航線全數走跌外,近洋線的遠東到東南亞跌幅更達5.25%。市場人士指出,目前海運貨量較4、5月略高,美國線裝載率介於80%到90%左右,但因許多傳產業之前進貨都還沒賣完,年底前的補貨潮可能不會看到 8/9.萬海7月合營收201億元,月增21%,年增144%;前7月營收858.88億元,年增47.4% 8/9.受惠平均運費上漲,陽明7月單月營收254.58億元,月增47.4億元,增幅22.87%,年增122%,創2022年10月來新高。陽明上半年營收為1218.5億元年增46%。 8/8.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跌幅扩大至逾13%。 8/7.國內ETF市場再迎新兵,台灣首檔「航運ETF」本週一(5日)已核准募集,不過網友們認為,航運漲跌起伏大,是暴漲暴跌景氣概念股,憂心「咕嚕概念股」沉船。 由野村投信所發行的「00960野村全球航運龍頭息收ETF」,主要是追蹤的「NYSE FactSet全球航運龍頭息收指數」瞄準全球三大航運類別,一次納入「貨櫃」、「散裝」、「油輪」。 8/7.運巨擘馬士基7日報告稱,在所有業務部門銷售強勁成長推動下,第2季財務業績顯著改善。這家丹麥航運巨頭表示,其息稅前利潤率從第1季的1.4%躍升至7.5%,反映核心業務已恢復獲利。馬士基表示,這些積極的業績得益於海洋、物流和服務,以及碼頭領域的強勁表現。在供應鏈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運費上漲,推動海運業務量的強勁成長,尤其是亞洲出口量。馬士基執行長文森特·克萊爾(Vincent Clerc) 表示,由於貨運需求依然強勁,馬士基並未看到美國經濟衰退和貨運需求下降的跡象。 8/6.裕民Q2營收41.6億元年增14%季增8%,受惠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上漲,年增41%,稅後盈餘12億元年增103%季增23%,eps1.44元,創7季度來新高。上半年營收80.08億元,年增23%,稅後盈餘22億元,年增102%,eps2.61元。 8/5.慧洋2637:7月營收18.55億元,年增50.71%,營業利益6.63億元,因日幣升值而認列約美金200萬元匯兌損失,稅前盈餘為4.53億元,自結每股稅前盈餘為0.61元;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120.77億元,營業利益42.10億元,稅前盈餘為36.70億元,自結每股稅前盈餘4.92元。 7/26.最新SCFI連3跌!週跌94.6至3447.9點,跌幅從上週3.6%縮小至2.66%,四大主要航線仍全數走跌,其中以遠東到美西航線跌幅最高,達6.47%,每FEU(40呎櫃)跌破7000美元。 7/24.未雨绸缪,美国出现 “抢进口”现象,西雅图和塔科马两个港口的集装箱进口量继5月份增长33%后,6月又同比增长了43%,而临近洛杉矶和长滩的港口的进口量也创下了自2022年7月以来的最高记录。数据显示,美国零售商库存与销售额的比例在5月份上升至1.31,达2020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为应对航运中断、运费上涨和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美国零售商们纷纷“进口抢跑”,提前处理海外订单,加快货物的进口速度。 7/20.貨櫃運價指數上週終止連13漲後,本週續跌,最新期SCFI跌幅從上上週跌1.57%擴大到上週3.6% 跌至3542點,四大主要航線全數走跌,其中以遠東到美西航線跌幅最高,達6.9%,而近洋線的遠東到東南亞跌幅也有5.6%。 7/13.歐美加徵關稅前趕出貨 中6月出口大增、進口續萎縮:(路透:中國六月出口創15個月來最快增速,顯示製造業者趕在越來越多貿易夥伴加徵關稅前擴大出口,但進口卻萎縮,反映中國內需仍疲軟,且越來越多國家升高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限制,將加劇中國下半年支撐經濟成長的壓力。中國海關:以美元計價的六月出口年增8.6%,高於五月年增7.6%與經濟學家預期的8%;進口年減2.3%,遠低於預期的年增2.8%與五月的年增1.8%,創四個月來最低點) 7/12.SCFI周跌1.6%至3674.86 點,是4月來首跌,儘管歐線運價止穩週漲4%至5051美元,未連跌,但美國線在傳統旺季期間轉跌,遠東到美東微跌64美元至9881美元,未如市場預期破萬元大關,美西線更跌5.5%到7654美元,市場觀望是否運價高檔反轉跡象。 7/10.萬海:營收:6月:166億元.月增45%年增103%,創2022年10月來新高;第二季381.7億元,季增38%,年增56%;前六月657.85億元,年增31.5%。萬海:受益於運價及運量續回升,6月份營收月增及年增長,展望下半年,船舶運力續受中東地緣政治緊張、船舶繞行及港口擁堵導致周轉率下降、旺季需求提前等各項因素交互影響,預期營運穩健增長。 7/10.陽明營收:6月:207億元月增22.4%年增66.8%.創2022年11月,20個月新高;上半年:963.9億元年增33.9%;陽明:主受惠平均運費漲,而海運市場變數多,未來仍需月月觀察。 7/10.陽明:在貨量,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預測今年上半年美國貨量達到1210萬TEUS,年增15%。Drewry最新報告指今年第一季貨量年增近10%,創疫情來最強增長,也推升現貨運價。Drewry亦將今年全球貨量預測成長上調至4.1%,上季報告預測2.5%;航運市場: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統計,因應紅海危機推升船舶需求缺口,已消化今年上半年160萬TEUS新船交付運力;同時,船舶閒置率仍處低點,扣除塢修船舶數量,今年上半年平均僅0.7%、約21萬TEUS,屬純閒置。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4年供給成長為9.7%,需求成長為3%;2025年供給成長為5.1%,需求成長為2.5%. 7/8.長榮受惠平均運價與出口貨量增,及缺艙缺櫃等因素影響,6月營收422.8億元,月增31.5% ,年增91%;上半營收1948.96億元年增45.2%;市場人士指出,隨著時序進入貨櫃海運傳統第三季旺季,除紅海危機持續性影響,歐美經濟復甦與後續節日的貨載需求,對於後續市場貨量樂觀看待。 7/8.集体跳水,集运市场要变天?大涨3倍多后,7/8日,欧线集运再集体跳水,多个远月合约直接跌停,跌幅达16%。红海地区地缘政治局势变化,尤其是巴以和谈进展和伊朗总统选举,引发市场远期绕行预期的波动,导致远月合约大跌。现货运价下滑以及市场对未来运价预期回落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受此影响,7月8日,A股航运板块集体下挫,中远海控一度跌幅超8%。港股市场海运股也出现集体下挫,其中,中远海控一度跌超10%,东方海外国际跌近7%,中远海发跌超7%。 7/8.中菲行5609:6月貨運量增30%營收24億元年增45%.創疫後19個月新高.上半年營收119.9億元年增14.9%; 中菲行:6月空運市場,電商商品、人工智慧晶片和伺服器需求,續帶動空運需求高漲,雖近幾個月來,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針對進入美國電子商務貨物加強執法措施,但相關貨機航班數量仍沒顯著影響,預計第3季將全球消費者需求續增更顯著增長,9月空運旺季將來臨空運將現更顯著增長。 海運市場,在紅海危機干擾及對全球供應鏈連鎖反應推動下,補貨潮、貨運積壓,海運需求續強,加美國延長301關稅條款、提高對某些中國進口產品關稅(特別是太陽能板和電動車),及歐盟從7月開始對中國電動車徵收38.1%關稅,中國電動車集裝箱因而提前裝運等因素,海運運價續飆升,船公司每兩週調高運價,並徵收比平時高3倍旺季附加費,歐洲西行和跨太平洋東行現行各類貨物長途浮動運價與3月份最低運價相比,分別漲130%和100%;在供應鏈續面臨挑戰情況下,海運和空運運價間差距已明顯縮小,是2022年Q3來最小差距,目前全球海運運價僅比空運低6倍,歷史紀錄:空運運價要比海運高出12至15倍,隨海運和空運間運價差異縮小,接近2021年水準,這一趨勢將在未來幾個月續推高海運和空運運價,海運併櫃運輸將從海運轉為空運,其中跨太平洋東行航線的轉換會尤其明顯,中菲行空運及海運皆具有優異競爭力,可望同時受益。 7/5.最新SCFI運價指:雖連13漲!雖仍續創2022年8月上旬來新高,但從週漲幅:從上週6.86%大縮至週漲0.52%至3733.8點,四大主要航線中,除遠東到歐洲運價週跌0.47%,餘都週漲;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漲0.83%達5432美;遠東到美西每FEU週漲3.5%達8103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漲7.23%達9945美元,逼近1萬美元大關。 7/6.中國傾銷庫存引爆「貨櫃之亂」 韓媒控有錢也租不到裝載貨物的箱子 7/1.台驊自6/11~7/1日買進1800張長榮,均價199.41元計,交易總金額3.58億元。6/27日除息 6/28.運價連12漲!SCFI週漲6.9%至3714點,四大航線全大漲,遠東到歐洲每TEU週漲12.5%達4880美元;遠東地中海每TEU週漲10.95%達5387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達週漲9.2%達7830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漲12%達9274美元;近洋線,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週漲0.5%到743美元;遠東到歐、美東航線周漲都逾12%,遠東到美東航線每FEU更站上9000美元。塞港、缺櫃缺艙、貨量增態勢持續,且馬士基航運通知客戶7月1日歐洲線每FEU運價調升2000美元,MSC也通知客戶7月1日美東線每FEU運價調升2000美元,7月中旬後續漲機率高。 6/27.“集运价格”对冲地缘风险——越来越多投资者正在参与这个交易 摩根大通预计,随着海运需求持续高企,即期运费有望继续走高,集装箱运价可能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位。 近期,巴以停火协议进展再度受阻,恰逢航运传统旺季,运力偏紧推高集装箱价格。摩根大通Karen Li、Shawn Ng Jun Jie等在6月25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为对冲反复的地缘政治局势,包括长期投资者和对冲基金在内,越来越多投资者正在关注集运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6/27.欧线集运主力合约创新高,船司紧急加开新航线,集运市场后续走势较难预测,目前市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确定性较大。主要还是航运市场在红海危机背景下船舶绕航所导致的系列影响及产生的连锁反应。近期,达飞轮船、地中海航运(MSC)等船公司加密新航线,缓解集装箱海运运力供给压力。有业内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集装箱运力已在投放中,预估7月、8月运价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书记张永锋认为,我国出口需求的回暖、海外商品补库存、客户提前出货、船公司涨价、汇率变化窗口期等都对国际集装箱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 6/26.联邦快递2025财年利润展望利好,归功于削减成本,盘后一度涨17% 联邦快递第四财季业绩超预期,预计削减成本带来的“增长势头”持续到下一年,收入和利润增长都将高于市场预测,盘后股价逼近三年最高 6/25.亞歐塞港、海運旺季提前到來 未來幾個月貨櫃運價續看漲 6/24.陽明24日法說會:貨櫃海運市場因太多外部因素干擾及不確定性,目前觀察,7月運價會與6月相當,而未來則需月月觀察。陽明指出, 6~9月是歐美線旺季,而地緣政治打亂物流鏈,出貨模式的確是不照過去模式,進入第3季,第3季初客戶需求還是增加,整個第3季是需要續觀察。陽明表示,陽明明年沒有新船交付,沒有新增運能,而就整體貨櫃海運市場面,到今年6月整體市場總計交船148.7萬TEU(20呎櫃),基本上交船全市場高峰是今年,明年交船會減緩,換言之,供需失衡明年會收斂。 6/24.红海危机未解,欧洲港口却又陷入罢工浪潮!集运欧线还会强势多久?一德期货认为,短期航运市场在运力偏紧及货量支持基本面影响下,运价存在一定支撑,随运价续涨推动标的指数运行中枢上移,策略上维偏多思路对待。受运输需求强劲,转运中心拥堵加剧运力供应紧张基本面支撑,集运市场多头氛围偏浓,今6/24.集运欧线续强涨,主力EC2408合约再创上市来新高收于5399点,按结算价计算较前一交易日涨2.6%;价差修复叠加地缘影响船舶绕航持续时间延长提振远月合约涨幅更为显著。 基本面影响因素分析及后市展望:1. SCFIS涨幅不及预期-偏空;2. 运力供给-偏多:本周上海至北欧运力将减少5000个标准箱至21.7万TEU,占计划运力比例将由上期的92%降至86%;3. 运输需求-偏多:欧洲经济底部复苏,补库对市场需求形成提振,接下来传统航运旺季叠加考虑到绕航因素欧洲假期备货前置,另有中转港囤货,短期市场出口货量充足有利于运价维持高位;4.地缘政治-中性偏多;5.现货报价-中性偏多:航运龙头宣涨7月运价提振市场看涨预期,马士基宣布自7月1日起调升亚洲主要港口至欧基港FAK费率至5000美元/TEU和9000美元/FEU,20GP和40GP较6月中旬执行价格提涨幅度分别为50%和38.5%。随后,地中海航运宣布自7月1日起提涨亚欧FAK费率至6370美元/TEU和9800美元/FEU,涨幅分别约为48%和38%。不过最新报价显示,部分航线调降即期运价表明部分船东挺价意愿出现松动, 6/21.塞港缺櫃缺艙,運價續走高連11漲!SCFI:週漲幅2.85%至3475點,近洋線周漲8.8%到739美元,4大主要航線全數走高,遠東到美西每FEU周漲3.86%達7173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周漲3.55%達8277美元;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週漲幅3.7%達4336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漲幅0.14%達4855美元;遠東到美西航線運價每FEU破7000美元,遠東到美東航線每FEU更破8000美元。 6/20.亞馬遜Amazon日前宣布,2024年Prime Day定檔7月後,不少賣家們陸續備貨應戰,期望在大促銷活動中銷售成長。但近傳出,亞馬遜面臨物流危機,位於美西多個倉庫已爆倉、拒收率高達9成,讓不少賣家倍感焦慮。今年6月亞馬遜美國多個倉庫出現不同程度爆倉現象,其中美西地區的熱門倉庫LAS1發生全部刪約狀況,預計將至7月中旬才能重新預約。 6/16.紅海武裝襲擊 導致貨櫃運輸量下降90% 6/14.塞港缺櫃缺艙運價連10漲, SCFI週漲6.1%至3379,4大主要航線全數走高,其中更以遠東到美西航線漲幅高達11%,而近洋線漲幅也達8.3%。塞港缺櫃缺艙,貨櫃運價連10漲。7月份的運價也可望是上漲趨勢。據最新一期出爐的運價,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4179美元,週漲幅5.8%;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達4848美元,漲幅1.3%;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 週漲11.22%達6906美;遠東到美東每FEU漲幅達7.3%達7993美元, 6/12.紅海危機引發塞港,新加坡貨櫃港利用率已近90% 6/11.以巴停火歐洲線貨櫃運價爆跌逾11% 貨櫃三雄集體墜海 6/11.陽明海運5月營收(創18個月營收新高):169億元,月增13.3%,年增46.2%,前5月營收756.7億元,年增27%。陽明:受到紅海危機持續、惡劣氣候、主港口擁堵影響船期及航班準點率。根據Alphaliner統計,至今年5月20日全球約有2.1%貨櫃船隊,約61.4萬TEU閒置,扣除塢修船舶數量,僅0.4%、約13萬TEUS屬於純閒置狀態,上次出現如此低迷船舶閒置率已經是2022年2月;亞洲主要轉運港口新加坡,亦受紅海局勢影響,作業需求大幅提升導致船舶等泊時間約需3-4天,如市場需求持續暢旺,預期塞港狀況將延續… 6/11.萬海5月營收(連3個月月增,創17個月新高,2個月站上百億元關卡)114.54億元,月增13.3%,年增40%;累營收491.8億元,年增17.5%。萬海:受益於運價及運量穩步回升,5月份營收較上月及去年同期呈現增長,展望下半年,船舶運力持續受中東地緣政治緊張、船舶繞行及港口擁堵導致周轉率下降、旺季需求提前等各項因素交互影響,預期營運穩健增長。 6/10.運價持續走高,貨櫃三雄股價也連動上漲,上週萬海漲幅最高,達20.7%,其次陽明15.94%、及長榮3.56%。市場人士表示,在紅海危機、巴拿馬運河乾旱尚未解除,而各地塞港、缺櫃缺艙頻傳下,運價易漲難跌,貨櫃三雄後市不看淡。 長榮5月營收321.6億元,月增1%,年增40.34%,累5月營收1526億元,年增36%。 6/10.看好貨櫃海運市況,長榮也積極買船、買櫃子,長榮今日董事會通過子公司斥資3.12-3.48億美元,約台幣100.71億-112.33億,購買6艘2400 TEU(20呎櫃)甲醇雙燃料貨櫃輪,同時,也斥資1.62億美元、約台幣52.52億元,購買5萬只貨櫃 6/8.SCFI週漲4.6%漲至3184.87點,除4大主航線全數走高外,近洋線漲幅更高達14.6%;歐美企業避免8月起可能對中國徵收高額反傾銷進口關稅,提前拉貨,導致各地傳出塞港、缺櫃缺艙等情形,推動運價走高,再加上第三季各大航商將加收旺季附加費,運價易漲難跌;遠東到歐洲運價週漲幅5.58%;遠東到地中海運價週漲幅1.35%;遠東到美西運價週漲幅0.66%;遠東到美東運價週漲幅3.34%。近洋線,遠東到東南亞運價週漲幅14.6%。 6/3.裕民股東會:展望航運未來市況,裕民航運總經理:散裝航運新船供給有限,需求則穩健成長,因此樂觀看待未來1至2年營運,其中全球鋼鐵需求帶動海岬型船舶需求,2024年前4月運價表現亮眼,預期下半年航運景氣持續樂觀。 6/3.台驊2636:今年5/8~6/3,計斥資3.14億元,再買進長榮共1550張每張均價202.59元。(台驊5/24才賣出長榮1435張每張均價206.91元共2.96億元,處分利益5488萬元) 6/3.全球运价暴涨,希腊船东获利; 希腊船队更多地被商业利益所驱使,保持极大灵活性、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运价暴涨,希腊得利,航运业去年贡献希腊GDP的8%。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能源转型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航运业重重挑战。但凭借八面玲珑的商业手腕,航运界中坚力量——希腊船东,正在拥堵、战争的夹缝中攫取更大的利益。作为全球航运业的主导力量之一,希腊船队的每一举措,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据估算,希腊船队的总价值高达1800亿美元,在运力总吨位和船队运力规模方面,都与中国并驾齐驱,分列全球前两位。在过去十年间,航运业为希腊贡献1480亿欧元的经济收益,去年对希腊GDP贡献高达8%。造就希腊船东持续兴旺的,除了航运业固有的周期性繁荣因素外,还有地缘政治冲突的推波助澜。俄乌冲突爆发后,油轮航线加长导致运费暴涨;哈马斯-以色列战事则迫使大多数集装箱船只绕开苏伊士运河,航程距离拉长也进一步刺激了运费上涨。不同于其他欧洲国家,希腊没有加入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希腊船只仍然会在俄罗斯至其他欧洲国家的航行上往来。 6/3.史诗级“大堵船”,都是红海惹的祸!红海危机引发商船改道正在全球范围引发“蝴蝶效应”,从亚洲到地中海的平均最短运输时间增近40%,导致新加坡等亚洲主要港口出现拥堵,集装箱船准时率下降,连锁效应也影响到空运价。红海危机扼住世界贸易“咽喉”,正在全球范围引发“蝴蝶效应”,新加坡港口罕见大拥堵正是其中之一。 上周,航运咨询公司linerlytic数据显示,全球第二大货柜港口新加坡港口积压的集装箱数量达到惊人45万标准箱,远超新冠疫情暴发时期数轮高点,港口停泊延误时间已延长至7天。同时,“一箱难求”局面再现,5月以来全球集装箱运输价格迎来新一轮上涨。5月31日数据显示,SCFI综指报3044.77点,周涨341点,涨幅12.6%。13条细分航线仅日本关东线运价小跌,其余12条全涨,美西线运价单周涨近20%。 包括极端天气、美国需求反弹等多种因素造成当前局面,但持续近半年的红海危机被认为是这轮史诗级“大堵船”根源。 6/2.全球海運費已連8週漲,上海貨櫃運價指數SCFI,自今年3月29日(1730.98點)來,已連漲8週漲 ,上海貨櫃運價指數SCFI收週漲341點至3044.8點,時隔1年9個月再次突破3000點大關,美東每FEU運價為7206美元,週漲724美元,美西運價為6168美元週漲979美元。地中海航線漲472美元,至每TEU4720美元,歐洲航線上漲331美元,至3740美元。中東航線增加151美元至2542美元。澳洲和紐西蘭上漲53美元,至1342美元,南美上漲343美元,至7408美元。 6/1.全球第二大貨櫃港口-新加坡擁堵達到臨界點,最近等待靠泊的貨櫃數量增加至45萬個標準貨櫃(20呎),迫使一些業者取消停靠新加坡港口的計畫。綜合外媒報導,亞洲貨櫃諮詢公司Linerlytica最新報告示警,港口擁堵再次困擾貨櫃市場,新加坡成為最新的阻塞點,導致這個全球第二大貨櫃港口裝卸貨停泊延誤已長達7天,比正常情況最多需要等待半天高出許多。市場情報公司 Sea-Intelligence 最近報告則稱,亞洲和歐洲之間最受歡迎的航線運輸時間都在拉長,最糟糕的是地中海港口,在許多情況下,承運商一直通過中間港口轉運貨櫃,因為他們正在遠離蘇伊士運河,東地中海港口的情況最慘,平均最短運輸時間增加 61% 至 63%,中地中海港口的平均運輸時間增加 39% 至 40%。 6/1.自5月以來,全球貨櫃運輸啟動新一輪價格上漲,亞歐、美西等主要航線價格不斷攀升,「一櫃難求」再現,導致部分中國貨主不出貨了、選擇觀望。中國青島某貨代公司負責人表示,歐洲線7000美元/40呎櫃的運價,是部分貨主承受的「極限」,未來持續高於這價位可能性不大。 5月以來運價大漲,除了歐線價格飆升外,美西航線和中南美航線運價也漲價。 5/31.運價連8漲 近洋線漲幅破21%、美西線逾18%;最新一期SCFI漲12.6%至3044.77點, 5月來漲幅達57%。最新一期的遠東到新加坡航線,漲幅破20%,達21.55%,而遠東到美西線漲幅18.86%。遠東到歐洲線運價每TEU(20呎櫃)上漲331美元,達3740美元,漲幅9.7%,遠東到地中海線每TEU為4720美元,上漲472美元,漲幅11.11%。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貨櫃)上漲979美元到6168美元,漲幅18.86%,遠東到美東線每FEU為7206美元,上漲724美元,漲幅11.16%市場人士指出,缺櫃、缺船,再加上貨量增多下,推升運價大幅走高。 5/31.胡塞組織再度攻擊6艘商船,加上船櫃雙缺問題惡化,推升本周SCFI噴漲341.34點至3044.77點,一舉站上3000點大關,周漲12.6%,運價連8紅,從4月1745.4點迄今,2個月來大漲約1300點,波段漲幅高達74.4%。出關後,緊接還將迎接除息行情,除萬海6/13除息,長榮6/27除息,. 5/30.供应冲击再度显现,海运集装箱成本超1万美元,在过去五个多月红海持续动荡的情况下,集装箱运输行业正全力应对美国和欧洲日渐回升的货运需求,运力愈发吃紧 5/29.長榮海運昨股東會:總經理吳光輝表示,今年海運市場原本是供過於求,但出乎意料之外的地緣政治效益從第1季延伸到第2季,而第3季是傳統旺季,因此目前到第3季都可樂觀看待。裝載率9成 運價回檔機率低 吳光輝說,紅海危機等地緣政治影響船舶、貨櫃的周轉率,預估只要船舶裝載率在90%,運價回檔的機率低,而長榮目前各航線裝載率在90%以上。目前下訂新櫃,要等到7月才能抵達,市場的確面臨缺櫃狀況,但長榮除持續增加自有造櫃量外,並於市場租賃一些貨櫃,因應短期的供需 5/27.**另有因關稅大增,在實施前,為避高關稅,提早趕運潮,造成搶倉位,大增運價。 ***5/27.分析师:运价飙升,似乎曾在哪见到过;当前运价飙升与疫情早期相似。核心问题是,绕航非洲已经吸收市场上所有过剩运力,导致应对任何其他干扰的能力几乎为零。 航运界网消息,Drewry世界集装箱指数WCI连续三周大涨,这不同寻常,航运分析师Lars Jensen认为 ,这与疫情早期有相似之处,托运人不妨开始为情况变得更糟做准备。 运价连续三周暴涨 Drewry世界集装箱指数WCI-至5月9日,突周涨16%至3159美元/FEU。至5/16日上周再涨11%至3511美元/FEU,至5/23日,WCI再涨16%至4072美元/FEU,与去年同期比,漲142%;较2019年疫情前1420美元/FEU平均水平高187%。 从中国出发的航线,全面涨。上海-鹿特丹上涨20%至4999美元/FEU,上海-洛杉矶上涨18%至5277美元/FEU,上海-热那亚涨15%至5494美元/FEU,上海-纽约涨13%至6463美元/FEU, Drewry预计,现货运价飙升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减弱。 运价飙升与疫情早期相似,航运分析师Lars Jensen表示,过去三周现货运价续大增长,托运人不妨开始为情况变得更糟做准备。 他指出,通常情况下,当船公司宣布涨价时,影响通常会在一两周内完全显现。此次运价持续三周大幅增长,这不寻常。2024年1月,当红海危机爆发时,曾出现类似大幅增长,但很快就减弱。 除红海危机,唯一一次类似增长在2020/2021年,当时疫情干扰开始在市场显现出来,然后,2021年3月23日,“长赐“轮Ever Given “卡”在苏伊士运河里,进一步加剧这种干扰。除了WCI数据外,除了WCI数据外,有市场传闻称,从亚洲到美东以及加勒比地区的运价报价在10.000-11.000美元/FFE之间。是否有人接受了这些报价,也尚不可知。毕竟WCI现货指数远未达到这一水平,上海-纽约的现货运价略低于6650美元/FEU。 基于此,可以说现在与疫情早期有相似之处。核心问题是,绕航非洲已吸收市场上所有过剩运力,导致应对任何其他干扰能力几乎为零。与此同时,亚洲关键港口拥堵一直在恶化,现在吸收了如此多的运力,以至于市场上不再有足够的运力冗余,这与疫情最严重时期的情况相同。 在最好的情况下,可能会看到当前的需求激增—这可能旺季提前—然后减弱,港口拥堵渐改善,这将导致市场慢慢降温。反之,如需求续激增,港口拥堵得不到改善,运价将续升…… 在疫情期间,我们也曾看到了大量小型集装箱船切入远洋航线的现象。目前,赫伯罗特刚刚租用了1艘3500TEU的集装箱船,投入亚欧航线,途经西非。 总的来说,目前集运市场的发展似乎与2020年末开始的运力紧缺时看到的完全相同。 这对整个集运市场来说是一个惊喜!一个月前,没有人会预料到这种突然的暴涨…… 无论如何,尽管预测2024年下半年的走势可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但对托运人而言,可能是时候开始为更糟糕的情况做好准备了。 5/26.美國對中國新關稅稅率即將實施,中國車企等廠商著急將產品盡速運送出去,不僅出現貨櫃一箱難求景象,運費也大幅飆升,尤其墨西哥及巴西等拉丁美洲國家已成為中國出口商倒貨重點區域,因中國出口拉美貨物暴增、艙位緊俏,中國到拉美貨櫃運價大漲1.5倍。財新報導,自2024年以來,中國出口成長最快的區域是拉丁美洲,1-4月的出口總額為5762億人民幣(以下同),年增11.4%,是唯一錄得兩位數成長的區域。這主要受墨西哥和巴西兩大市場拉動。其中,對墨西哥出口1983億元,年增15.1%,佔拉美出口總額的3分之1以上;對巴西出口1532億元,年增24.6%,巴西也成為中國在拉美的第二大出口市場。 ***5/25.航运复兴?大摩不信! 大摩认为,从供需关系来看红海危机只是推迟航运业下行周期到来,一旦干扰消除,行业可能重回周期性低迷。红海危机加剧运力紧张,航运市场价格飞涨。大摩在24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受红海危机干扰航运市场运力,导致欧洲航线的运力短缺,叠加新交付的船舶不能完全弥补运力短缺,航运价格在飙升。 今年3月底至5月17日,SCFI累涨46%,其中欧洲和地中海航线运价分别上涨53%和32%,美西和美东航线运价分别上涨47%和36%。 5/24.美國對中新關稅部分稅率即將在8月1日生效,中國出口商為儘快將貨物運送出去,重演貨櫃「一箱難求」景象,因空箱供給不足,一些急於出貨的外貿企業正以超過1000美元/40呎櫃的價格找箱,是去年同期用箱成本的3倍以上。中媒財新報導,紅海危機後,海運費節節攀升,市場情緒緊繃。4月就浮現出口缺箱問題,根據中國貨櫃產業協會下屬弘景智庫平台發布的指數,4月貨櫃新箱庫存指數為143.34,比3月下降18.43點,新箱庫存明顯下降,部分船公司出現空箱短缺現象;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四月電動載人汽車累計出口達71.3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39.3%。因汽車運輸船運力緊張、運費高漲,許多新能源汽車正透過貨櫃船出口到海外,增加市場熱度。 空箱緊張疊加出口海運爆倉,市場再度出現亂象,一些急於出貨的中國外貿企業正以超過1000美元/40呎櫃價格找空箱,是去年同期用箱成本的三倍以上。個別箱貿公司甚至把外貿企業單程用箱費用炒到2000美以上。 5/19.受到紅海危機加劇、歐洲消費需求回升等影響,馬士基Maersk、赫伯羅德Hapag-Lloyd等全球前幾大船運公司,近期都上調航線運價,漲價覆蓋亞洲至歐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多個方向的航線。不過,全球第三大貨櫃航運商法國達飛海運(CMA CGM)日前預測,隨著新船交船速度加快,全球海運力將得到提振,H2海運運費未來有望下降。 5/17.運價走揚,SCFI:週漲9.3%至2520.76點,創2022年9月中旬來,第一次突破2500點關卡,四大航線運價續走高。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貨櫃)漲8.3%到6026美元;遠東到美西線每FEU漲14.4%;遠東到歐運價每TEU20呎櫃漲6.3%達3050美元;遠東到地中海線每TEU漲幅1.1%至3957美元, 5/14.集运价格反直觉大涨原因?浙商证研报:红海冲突长期化、欧美需求边际好转、美线进入长协签订期三大因素共同作用。5月9日,船司陆续宣布6月运价上涨。达飞:上海-欧基港6月初线上FAK运价,大柜报6000美金,马士基大柜报价调至5500美金。SCFI近强势,至5月10日,SCFI收于2306点,周增+18.8%;其中美西、美东、欧洲、地中海周增+22.0%、+19.3%、+24.7%、+21%;SCFI 2024Q2均值1904点,年增+93.6%。继上周四盘中突拉升12%后,近欧线所有合约再爆发,盘中一度暴涨超14.6%,最高报4034,刷史最高纪录收涨达12%。 当前SCFI欧洲航线运价约为2020年11月水平,而2017~2019年SCFI 欧线均值仅820美元/TEU,目前较该均值水平已涨249.9%;SCFI美东航线已涨至20年11月水平,较2017~2019年 SCFI 美东均值2626美元/TEU涨111.8%。 最新5月10日,SCFIS欧线24年6月合约EC2406周增+20%,较12月1日涨幅约+297.3%。 供给端:集装箱船舶进入集中交付期,至2024年4月,全球存量集装箱船舶约6239艘,总运力约2854.9万TEU,在手订单船舶约749艘,总运力约634.7万TEU,订单运力占比约22%。Clarksons:预计2024年至2027年交付运力分别占现有运力8.3%、6.8%、3.9%和2.6%,2024-2025年订单运力集中交付期。分船型看,主干航线17000+TEU船型2024年交付运力占比约6.0%,交付运力相对有限。 需求端:红海冲突后船舶绕行,且绕行长期化趋势显著。1月来,集装箱船舶开始大规模绕行好望角,至5月8日,7日平均抵达亚丁湾集装箱船舶约6艘,年減-67%,集装箱数量1.67万TEU,年減-92%;抵达好望角集装箱船舶约20艘,年增+262%, 集装箱数量22.43万TEU,年增+446%。Clarksons数据,若避开红海选择绕航,将大幅增加航线距离和航行天数,以远东至欧洲为例,绕航好望角,航行天数约36天,较途径苏伊士运河的航线时间增加约8天,航距增长约29%。研报测算远东至欧洲航线绕行将带动全球箱海里运输需求增5.27%,消化现有运力。Clarksons预计2024年运力增约9%,需求吨海里增约9.2%,行业供需关系改善。主干航线17000+TEU船型2024年交付运力相对有限,预计2024年欧洲与远东间贸易箱海里量增速16%,欧线运力供给相对紧缺。 研报认为,集运行业的高集中度格局及行业联盟形成挺价动力。外贸集装箱班轮公司具备较高的集中度,至2024年5月10日,前十大集装箱班轮公司运力占比达84.2%,加公司间行业联盟合作,一方面在供需环境恶化背景下有助于通过停航控制运力等方式减缓恶性价格竞争,另一方面在供需关系好转背景下有望通过联合挺价实现更高运价水平。研报认为,需求端边际向好也促进了涨价。一方面,欧美宏观经济数据边际好转,另一方面,受绕行导致运输时间拉长影响,叠加对旺季运价上涨的预期,货主提前备货。最后,美线进入长协签约关键时期,航运公司具有涨价动力。 5/14.地中海航運公司MSC,預計到2026年將保持全球最大貨櫃航運公司地位,馬士基Maersk則降至第3。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 相比,地中海航運將大幅增強規模優勢,達飛集團將成為第2大承運人, 5/14.長榮Q1財報:營收886億元,年增32.6%,稅後盈餘173.8億元,年增244.7%,營業毛利率21.4%,eps8.14元(去年同期2.14元)長榮4月營收318億元月增5.6%,年增42.4%,創2022年12月、17個月來新高,前4月營收1204.5億元,年增35%; 5/13.倫敦海運諮詢機構Drewry編製的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orld Container Index,WCI)顯示,至5月9日,上海至洛杉磯、紐約、鹿特丹、熱那亞的40呎標準貨櫃(FEU)即期運費分別較前週勁揚18%、16%、20%、16%至3,988美元、5,089美元、3,709美元、4,295美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更飆漲118%、80%、131%、95%。 5/13.萬海4月營收101億元單月自結稅前淨利30.6億元,稅後淨利23.5億元,EPS0.84元。今漲停70.1元坐收,連3根漲停。萬海:船舶運力受中東地緣政治緊張、船舶繞行導致周轉率降及景氣回溫等各項因素影響,預期營運穩健好轉,公司將謹慎檢視航線布局來回應客戶需求,並持續進行船舶汰舊換新來提升公司競爭力。 5/11.運價指數連5漲 歐美航線狂飆2成,受歐洲線集運期貨指數大漲11%激勵,貨櫃三雄昨股價表現凌厲,陽明昨公布第一季財報,稅後淨利93.79億元,EPS為2.69元,為5個季度來新高,超乎市場預期,股價衝漲停鎖住;最新一期運價指數大漲18.8%至2305.79點,不僅連5漲,更創今年來單週最大漲幅。其中,四大主要航線全數大漲,遠東至歐洲線、地中海線、美西線漲幅都逾20%以上,美東線漲幅也近20%,而遠東到美西、美東每FEU(40呎櫃)運價更是分別站上4000元、5000美元以上。 5/9.陽明4月營收149.4億元,月減3.9%,年增35%。前4月營收587.5億元,年增22.4%。陽明表示,受年後市場需求影響,平均運費跌,4月營收月減。 5/8.長榮4月營收318億元,月增5.6%年增42%,創2022年12月來新高,前4月營收1204.5億元,年增35%。 5/8.台驊2636第一季營收46.57億元,年增38%,為近5季新高,加上財務規劃取得利息及匯兌收益挹注,稅後盈餘2.8億元,年增9.36%,EPS為1.88元。台驊表示,在海、空、陸、鐵四大事業群同步走出營運谷底,樂觀看待第二季營運。台驊表示,因紅海事件帶動歐、美及地中海航線運價上漲逾倍,加上全球終端零售重建庫存需求下,海運事業群第一季營收25.76億元,年增55.20%,為推升第一季營運最主要的事業群;空運事業部則受惠美國電商進口需求熱絡,第一季陸續完成多趟包機業務,帶動營收達9.86億元,年增34.04%。 5/6.马士基:红海局势的影响正在扩大,估计第二季度整个行业从远东到北欧和地中海市场的运力将损失15-20% 5/6.中菲行5609 4月營收19.39億元,月微幅衰退,年增15%,前4月營收73.9億元,年增5.5%。 中菲行指出,4月空運市場,除中東危機影響從亞洲到歐洲路線外,全球市場基本上保持穩定狀態,然電商商品、人工智慧晶片和伺服器的持續需求,續帶動空運需求高漲,消費者需求正在反彈,預計今年第3季將出現更顯著的增長,空運市場也將出現更顯著的增長。 5/6.運輸量連續7個月增長,美國調查公司笛卡爾數據(Descartes Datamyne)發佈數據:3月從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集裝箱運輸量為145萬5586個(以20英尺集裝箱計算)年增20%。雖然貨運量保持堅挺,但現貨運費(即時合約),從至2月急漲轉下跌趨勢。上海發往美國西岸的貨櫃至4月26日為每40英呎貨櫃3602美元,比2月上旬最近高位5005美元降28%,主因除了新船竣工有望擴大運輸能力之外,以繞道避通過蘇伊士運河為前提航行日程也漸固定下來。 5/3.受惠需求強勁及船隻避開紅海繞道好望角推升運費,貨櫃航運巨擘馬士基(Maersk)宣布上修2024年淨利展望,全年EBITDA將落在40~60億美元間,優於先前預估的10~60億美元,馬士基公布第一季財報:EBITDA為15.9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39.7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測14.6億美元。 4/29.中國船舶集團將為卡達能源公司建造 18 艘 27.1 萬立方公尺超大型 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簽約儀式 4 月 29 日在北京舉行,創下全球最大單筆造船訂單紀錄。 27.1 萬立方公尺 LNG 運輸船將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自主設計、建造,總長 344 公尺,型寬 53.6 公尺,型深 27.2 公尺,是全球最大的 LNG 運輸船,較常規 17.4 萬立方公尺 LNG 運輸船運載能力提57% 4/30.陽明董座︰紅海危機影響 海運景氣 須每季觀察 4/27.最新一期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大漲近10%至1940.63點,不僅連4漲,更創3個多月單週最大漲幅,帶動貨櫃三雄股價齊揚。昨陽明更是攻漲停51.8元,創今年1月中旬來新高價。四大主要航線全數上漲,其中以遠東到歐洲線漲幅最高,達16.69%,其次為遠東到美東的14.49%,以及遠東到美西的13.44%。提前拉貨補庫存 貨運淡季不淡市場人士表示,目前貨量略有回溫,主要是貨主趕在中國5月1日長假前提前拉貨。 ***4/21.自救而後人救 台船基隆廠得先改革:台船營運陷入困境,董事長鄭文隆提出振興我國商船產業政策措施,但是台船自身問題也得先解決。據透露,每年虧損達六億元的基隆廠,三十多年來屢被政府要求檢討,台船也有意改革,但一遇到選舉等政治議題就被擱置;如今,台船呼籲政府鼎力相救,也必須先解決問題來自救,只有雙管齊下,才能縮短重生時間。業內人士指出,台船基隆廠以生產三千TEU(二十呎櫃)以下船舶為主,與高雄廠相較,基隆廠設備較為老舊,且造船必須要使用到的鋼板,高雄廠就在中鋼隔壁,基隆廠需多一筆運送費,墊高造船成本;而基隆天候較高雄不穩定,恐影響造船工期,加上北部人事費用較高,諸多成本考量下,台船多會選擇在造船成本較低的高雄廠造船;台船基隆廠面積約三十五公頃,向台灣港務公司承租,每年必須繳交租金;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台船基隆廠退租,港務公司還可活化土地、做更有效地利用。 基隆廠年虧6億 占台船虧損兩成 台船多次有意對基隆廠進行改革,最近一次是在二○二二年進行「基隆廠改造計畫第二次滾動式討論」,主要以縮減人力的方式,並遇缺不補,也計畫將基隆廠員工南調高雄、轉調轉投資事業或優退等,但立即遇到強大阻力。 4/19.最新一期SCFI漲12.5點至1769.54點,週漲0.71%,連三漲,其中,四大主要航線中,僅遠東地區到地中海航線上漲,遠東到北美地區持續下跌,不過,跌幅縮小。 市場人士指出,目前是貨櫃航運淡季,只要淡季跌不大,撐過去後,第三季旺季就一定會比去年好… 4/19.台驊2636再出手買最愛長榮海運股票! 今公告在3月8日到4月19日期間,以每股均價171.65元,購入長榮海1735張,總計斥資2.97億元。迄目前為止,台驊持長榮3985張。 4/12.慧洋,擬配發現金股利2.75元,配發率63%,現金殖利率為4.12%。 4/12.陽明現金股利2元 現金殖利率4.42%;去年營收1406億元,年減62%,稅後淨利為47.7億元,年減97%,eps1.37元。今年第1季營收438億元年增18.5%; 4/12.運價連2漲,惟4大主要航線運價走跌。SCFI週小漲0.66%,到1757點,連2紅,主要是遠東到澳洲、南美、南非等,運價走揚帶動。 遠東到歐洲航線每TEU(20呎櫃)跌1.3%至1971美元;遠東到地中海線每TEU跌0.13%至3010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週跌3.1%至3205美元;美東每FEU週跌1% 至4179美元。 4/10.萬海3月營收95億元月增7.2%,年增8.6%;第一季營收276億元,年增8.1%。萬海:續優化航線布局回應客戶需求,農曆春節假期結束後,各地需求逐步增加,3月份運價及貨量都穩步成長;陽明3月營收155億元月增9.1%,年增20.3%,第1季營收438億元,年增18.5%; 陽明受惠於疫情期間運價大漲、獲利豐厚,2021年、2022年EPS分別為47.33元、51.71元,連續兩年配發現金股利20元。 4/9.台驊3月營收16.75億元月增22.6%年增率39.9%,Q1營收46.6億,年增38.4%,主來自於運價受地緣政治影響大幅反彈,加整體經濟需求面好轉,拉貨動能回升,帶動第一季營收出現明顯反彈。展望未來,台驊表示,美國線合約將於本月陸續展開談判,由於今年貨量回穩,加紅海海域不穩定性仍高,縮減短線運力供過於求缺口,簽約運價可望優於去年,有利於今年下半年海運營運展望;由於電商銷售續熱絡,AI PC預計將於下半年展開換機需求,同時電動車市場競爭白熱化,鋰離子電池及相關車用零組件拉貨動能提升,皆有利於空運及內貿物流今年營運展望. 4/6.運價終止連7跌 SCFI小漲0.83% 4/4.受惠散裝航運指數與運價維高檔,慧洋3月營收17.34億元,年增30%,營業利益6.29億元,稅前盈餘5.02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67元;第一季營收46.94億元,年增30.8%,稅前盈餘14.93億元,由虧轉盈,每股稅前盈餘2元。 3/26.马士基欧股跌超5%,公司租赁货轮撞塌巴尔的摩大桥,或影响周边港口航运,事故现场视频显示大段桥身已坍塌沉水,消息称至少有20人及多辆汽车落水。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包租货轮撞桥致使桥梁坍塌,巴尔的摩港(美国最大海港之一)唯一航道被切断,所属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3/25.全球航運市況轉為低迷,根據最新公布的去年第4季全球十大航運公司財報,僅台灣的長榮,以及南韓韓新遠(HMM)這2家航運商賺錢、笑傲同業,另外6家則陷入虧損,還有2家未公布獲利狀況。 3/22.承攬業新兵報到 昱臺3/28以15.08元登錄興櫃 3/22.運價連6跌 SCFI跌幅縮小到2.27% 3/19.陽明海運貨輪撞倒土耳其港口3架起重機 初估損失近16億 3/17.海運巨擘赫伯羅特:全球經濟已改變 下半年更樂觀 3/14.長榮海2023年營收2767億元年減55.9%,稅後淨利為353億元,年減89%,eps16.7元;擬配息10元,以今收盤183.5元計,現金殖利率5.4%。 3/8.長榮海運2月營收301.69億元,月增6.4%年增61.5%;2月營收成長,主逢農曆春節連假旺季帶動,且受到地緣政治持續性影響,平均運價持穩,前2月營收585億元,年增30%, 3/8.貨櫃運價指數連4黑 週跌4.72% 3/2.運價指數連3跌!SCFI週跌6.2%至1979點,四大主要航線都走跌,其中,遠東到歐洲、美西線跌幅都超過9%。 3/1.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过去一个月涨近60%;今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涨4.6%报2203点,为连第11交易日涨。该指数在过去一个月涨59%。 2/23.SCFI運價指數連2跌,週跌幅2.6%至2109.91點,四大主要航線都走跌。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2508美元,週跌5.28%;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達3465美元,跌6.47%;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4691美元,跌幅2.93%;遠東到美東每FEU達6127美元,跌達5.03%。 2/21.最懂海男人又下手! 台驊今公告,自去年12月11日到今,計斥資2.9億元,以均價148.75元,購長榮海1950張。至目前,台驊總計持有長榮3150張,持陽明1.26萬張。2/21.航海股放量漲 2/8.葉門叛軍連攻三艘商船 歐洲航運股大漲(葉門叛軍坦承飛彈擊中一艘行經亞丁灣英國註冊貨輪,船員棄船逃生,另外還襲擊2艘美國商船,馬士基等歐洲航運股應聲大漲) 2/2.貨櫃運價指數止跌反漲!最新SCFI轉漲1.8%至2217.7點;4大主要航線中,遠東到美線運價續漲,其中美西線漲最高達13.44%,而遠東到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跌幅則縮小。 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週跌4.8%達2723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為3753美元週跌3.8%;遠東到美西每FEU週漲13.4%達5005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漲3.7% 達6652美元。 1/15.受到地緣政治、年節前出貨等因素影響,海運市場運價走揚,長榮海運1月營收283.5億元月增幅19.96%,年增8.04%,創13個月新高。SCFI至2024年2月2日當週指數數據為2218,月漲17%。西北歐線運價為每TEU (20呎櫃)2723美元,月跌5%;地中海線運價為每TEU 353美元月漲4%;美西線運價為每FEU(40呎櫃) 5005美元,月漲80%;美東線為每FEU 6652美元,月漲69%。 1/15.陽明1月營收139.97億元月增31.5%,年增10%。陽明:受紅海危機影響,船隻繞行好望角使航程拉長,帶動整體運費上漲。萬海1月營收為92億元月增10.7%年減2.6%。 2/8.马士基股价在丹麦哥本哈根交易所下跌近16%,公司去年营收降超三成,预计红海事件业绩影响贯穿今年全年。 2/2.日本海運承運人ONE:Ocean Network Express財報:第四季淨虧損8300萬美元,去年同期淨利28億美元;與2022財年第三季62億美元相比,營收降46%至34億美元。 公司:北美國內消費依然堅挺,歐洲長期通膨導致個人消費停滯,加中東局勢不確定性增,貨運尚未全面復甦;紅海危機導致運價大幅上漲後,ONE 預計將在2024年第一季扭虧為盈。 Alphaliner最新數據:ONE是第六大貨櫃航運公司,有234艘船舶組成船隊,運力為180萬標準貨櫃TEU。 其中,包括本季接收的6艘長期包租 24000標準箱船舶中最後三艘,部署在北歐、亞洲和東南亞間;它還擁有 543000TEU訂單,其中包括12艘 13,000TEU甲醇雙燃料船舶合約。 ONE聯盟夥伴Hapag-Lloyd 在3/30日公佈本季初稅前利潤虧損 300萬美元。在這段期間赫伯羅特每TEU平均費率為1190美元,而ONE 每TEU平均費率為1081美元。 ONE表示低迷消費成長、淡季貨運量減以及新船投入營運共同導致本季度供需趨勢進一步疲軟即期運費水準較低。持股40%股東MOL認同此一觀點,並在其展望中指出,由於中東最新局勢預計其貨櫃業務將「確保一定利潤水準」。 1/31.航運巨頭赫伯羅特上季收益大跌92% 股價重挫 1/31.長榮海:紅海危機、巴拿馬運河乾旱 影響海運供需還會持續數月 1/28.SCFI貨櫃運價指數終止連8漲, 26日最新出爐2179.09點週跌60.達2.7%;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2861美元,週跌幅5.57%;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20呎櫃)達3903美元週跌164美元,跌幅4.03%。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運價達4412美元,較前1週漲2.13%;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運價達6413美元週漲幅達2.41%。區域航線波斯灣每TEU(20呎櫃)運價達1662美元,較前1週跌達16.1%;近洋線遠東到日本關西及關東每TEU(20呎櫃)週持平;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運價較前1週跌幅2.14%;遠東到韓國每TEU較前1週上漲6美元。 1/28.紅海危機苦主 蘇伊士運河交通量雪崩逾40% 1/19.美國17日動用艦射、潛射飛彈,攻擊葉門叛軍「青年運動」據點,摧毀十四枚準備發射飛彈。這是一週內針對該組織的第四次打擊行動。美國政府也在同日,將青年運動重新列入恐怖主義組織名單。 1/15.國內投顧:若紅海危機事件影響性拉長,缺船與缺櫃議題預計1月中旬起陸續發酵,而運價漲勢也將外溢至各大航線,考量貨櫃航運類股股價具有報價利多,與實質獲利題材,重申陽明買進建議,目標價66元。 1/10.葉門叛軍發動迄今最大規模攻擊 紅海50艘商船陷危機 1/9日 内盘集运欧线期货主力开盘后迅速跌停,跌幅20%。 1/8.以星航运美股盘前重挫14%,媒体报道:胡塞与特定船东达成红海协议马士基(MAERSKB.DC)丹麦哥本哈根股价下跌8.4%,丹麦媒体ShippingWatch报道称,也门胡塞武装已经与多家船东达成一份关于红海航线的协议 1/4.最近一周主要跨洋贸易航线集装箱运费飙升61%;据Drewry世界集装箱指数,截至1月4日当周,一个40英尺集装箱在主要跨洋贸易航线上的加权平均运费从1,661美元上涨61%,至2,670美元。这是自2022年11月来最高水平。 1/4.胡塞武装的袭击持续扰乱全球贸易,美国等国家向其发出最后通牒。1/3日,美、英、澳大利亚、巴林、比利時、加、丹麦、德、意、日、荷、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国发布联合声明称,“如果也门胡塞武装继续威胁生命、全球经济和该地区关键航道上的商业自由流动,他们将为由此引发的后果承担责任”。称,胡塞武装对红海商船的袭击是“非法、不可接受且严重破坏稳定局势”。 在一波袭击事件发生后,许多集装箱航运公司选择避开红海,改道绕行非洲好望角。而红海航线承担着全球约12%的贸易。1/2日,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表示,公司将续暂停所有通过红海和亚丁湾航运,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此前,马士基“杭州号”在红海航行时两次遭到袭击。而这距离马士基恢复红海航线才过去一周。2023年12月24日,随美国主导的“繁荣卫士行动”倡议实施,马士基宣布准备恢复通过红海的航线。 马士基再次暂停过境红海不禁让人们对美国发起的红海护航行动效果打个问号。 据媒体援引以色列前情报官员和地区分析师Avi Melamed表示,在“繁荣卫士行动”刚开始实施时,美国通过部署大量海军、空军和地面部队,在中东地区展示自己的实力,提升了其在该地区的威望。但是他指出,马士基停止红海航线的决定突显出美国政府在应对胡塞武装威胁方面的失败。尽管美国政府采取了防御战略,包括最近击沉了三艘胡塞武装的船只,但事实证明,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还不够有力。 1/3.供需矛盾继续显现,机构:集运期货难以出现第三个涨停板,返航恰逢春节淡季现货报价偏高 24--1/2.马士基:延长暂停货轮走红海线路的时间。 ++++++++++++++++++
23--12/29.台驊處分長榮陽明,獲利近1億元。日前斥資購入長榮股票後,今公告處分長榮、陽明分別2600、6075張,計獲利約1億元,處分後,台驊還有長榮1600張、陽明1.26萬張(9/15~12/29,處分長榮2600張,均價134.4元計,總計交易金額達3.49億元,處分利益0.5億元) 12/29.路透: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28日公佈船期表顯示,從現在起,幾乎所有往返亞歐貨櫃輪都將行經紅海地區、通過蘇伊士運河,僅剩少數船隻將改道繞行非洲 12/28.安排數十艘船重返紅海 馬士基股價應聲重挫;航商走不走紅海看法分歧 貨櫃三雄全數走跌 12/28.改善遥遥无期 半数穿越红海集装箱货轮继续改道;若货轮改道长期持续下去,可能导致从运动鞋、食品到石油等各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最终影响消费者。红海危机持续扰乱全球航运市场。根据最新的行业数据,由于受到袭击的威胁,经常穿越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集装箱货轮中,有一半选择避行这一航线。 根据Flexport公司统计的数据,共有299艘合计运力达430万个集装箱的货轮已经改变航线,或正计划改变航线。这一数字大约是一周前的两倍,约占全球运力的18%。 Flexport公司称,相比于直接通过苏伊士运河实现在亚洲与欧洲之间运输,改道非洲的航程要多花25%的时间。并且改道会增加货轮航行的成本,这种情况若长期持续下去,可能导致从运动鞋、食品到石油等各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最终影响消费者。 12/27.全球航运巨头赫伯罗特表示,护航舰队仍无法保证红海运输安全,坚持不回紅海绕行好望角。 12/27.全球最大航運集團地中海航運公司(MSC)證實,旗下的貨櫃船MSC United VIII週二(26日)在行經紅海時遭遇襲擊,而伊朗支持的葉門什葉派叛軍「青年運動(Houthi)(胡塞武裝組織)」已宣稱是其所為,並表明已試圖用無人機攻擊以色列。 12/27.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24日:因多國護航部署到位,正準備讓船隻恢復紅海東西向通行,各大航運公司考慮跟進,法國達飛海運(CMA CGM )26日表示,正增通過蘇伊士運河船隻的數量,德國航運公司赫伯羅特(Hapag-Lloyd)週二也宣布,將在27日決定是否恢復穿越紅海的航線。在美國宣布,發起「繁榮衛士行動」特遣艦隊計劃,以應對葉門什葉派叛軍「青年運動」武裝組織(Houthi,另譯為胡塞武裝)在紅海對船隻的襲擊後,航運公司正評估是否要返回紅海航線 12/25.以色列航運公司ZIM營運受挫,今年前三季虧損25億美元,又逢葉門叛軍組織「青年運動」(Houthis)襲擊紅海商船,導致ZIM營運蒙上陰影。不過,ZIM近期股價卻呈現大幅飆漲態勢,近一個月狂飆74%,上演軋空行情。 12/25.上期所:12/25收盘结算时起,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幅度调整如下:集运指数(欧线)期货EC2404、EC2406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9%,此前为14%;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7%,此前为12%。集运指数(欧线)期货EC2408、EC2410、EC2412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7%,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5%。 12/25.紅海危機有望解除?馬士基:因多國護航部署到位,宣佈準備恢復通行紅海,今貨櫃股價全面重挫,陽明殺至跌停,萬海跌逾9%,長榮跌逾7%。現況仍不明朗,很難預測紅海何時恢復暢行,短線不樂觀,長榮、陽明歐洲航線佔比大,運價也被迫調高。 12/25.全球航運巨頭才發布暫停紅海航道,繞道好望角,市場在短短幾小時內將上海到英國的運價哄抬至1萬美元,週暴漲300%以上,上週許多股民搶進航運股,結果今傳馬士基將重啟紅海航道,相關類股殺聲隆,PTT鄉民驚呼還好上週五22日跳船。 12/23.紅海危機推升/貨櫃運價連4漲 歐洲線狂漲45% 12/22.SCFI.週大漲14.76%至1254.99點創自2022年6月來新高;紅海效應首當其衝是與紅海相鄰歐洲航線,運價每TEU為1497美元,週狂漲45.5%;地中海航線運價每TEU達2054美元週大漲30.9%;區域航線波斯灣每TEU運價漲至1477美元,週漲25.7%;美西航線每FEU(40呎櫃)運價達1855美元,週小漲約1.98%;美東航線每FEU(40呎櫃)運價為2982美元,週漲6.3%。 承攬商指出,1月貨量處於春節前出貨旺季,在紅海效應下,1月量價都有好表現,美西航線大櫃(40呎櫃)1月至中旬報價已來到3000美元、美東航線報價4500美元,歐洲航線已來到5000美元。 12/21.紅海危機貨櫃運價飆,外資搶船票今買超冠爆買陽明7.3萬張,連5買狂掃18.7萬張鎖漲停55.4元,波段漲約30%。 12/21.紅海危機航運成本「貴參參 」 保險費猛飆升 12/21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触及涨停10%,报1236.8点,连四交易日累计涨近40%。 12/19.“红海受阻”,海运费持续走高,Ryan Petersen,物流公司Flexport的创始人在X上说道:有46艘集装箱船已改道绕过非洲南端,而不是使用红海,还有 78 艘正在等待指示。从亚洲到地中海的集装箱运输费率已上升。根据国际货运预订和支付平台 Freightos.com 的数据:至周日,该航线途经苏伊士的40英尺集装箱运价为2,414 美元,自 11月底来已涨62%。 12/19.台驊:紅海危機 散裝貨櫃同樂 12/18.紅海緊張局勢升級,近日商船在紅海-曼德海峽附近遇襲消息越頻繁,馬士基等4大歐洲航企緊急停航紅海航道後,中國中遠海運也證實旗下貨櫃船將暫停紅海航行。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及萬海亦在今表暫停通行紅海。長榮海運表為亞洲往返地中海、歐洲及美國東岸航線,原訂通行紅海的船舶將改道繞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至目的港。萬海強調,亞洲往返美國東岸航線原訂通行紅海船舶,將改道繞行非洲南端好望角至目的港。陽明則宣布包括針對目前或近兩週將可能行經此危險海域營運船隊,即刻起改道繞航好望角,或暫緩航行就地等候。曼德海峽位於阿拉伯半島的葉門和非洲海岸的吉布地和厄利垂亞之間,是一條 32 公里寬的海峽。該海峽承擔全球約 10% 的貿易,每年約有 1.7 萬艘船隻通過。紅海-曼德海峽航道短期受阻,恐將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干擾,若長期停航,勢必對世界貿易產生衝擊。 12/17四大航运巨头暂停红海运输,全球海运堵塞加剧!分析指出,苏伊士运河不排除关闭的风险,途径苏伊士运河的船只短期内运费或跳涨,而绕行改道将增加全球贸易成本和延误。 12/16.航運巨頭紛停駛紅海 供應鏈延誤運價上漲;全球第二大貨櫃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15日聲明:受到葉門什葉派叛軍「青年運動」(Houthi胡賽武裝)不斷襲擊商船,將暫停所有會經紅海貨櫃運船,另一家航運公司德國赫伯羅特Hapag-Lloyd 隨後也宣布暫停通過該地區運輸,引發貿易中斷擔憂。 12/16.貨櫃運價連3漲!最新SCFI漲61.31點收1093.52點,漲5.93%。四大遠洋航線都週漲,其中,以遠東到美東漲幅最大,達14.91%,其次為遠東到地中海的13.12%,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1029美元,週漲104美元,漲幅11.24%;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達1569美元,較前一週上漲182美元,漲幅13.12%;遠東到美西(40呎櫃)每FEU達1819美元,較前一週上漲150美元,漲幅8.98%;遠東到美東每FEU達2805美元,較前上漲364美元,漲幅14.91%。 12/15.台驊2636 公告購入長榮海2900張,均單價110.39元計算,總交易金額達3.2億元 12/12.中菲行庫藏股,將自13日起到2024年2月10日從集中市場買回自家股票3000張,買回區間價格56.14元到120.21元,總計買回上限40.08億元,轉讓給員工。11月營收19.6億元月增0.8%年減22.3%,至11月營收195.7億元,年減49.2%。中菲行表示,11月空運、海運的貨運量及營收仍然維持成長,其中,看好亞洲到美洲航空貨運可旺到農曆年。 台驊在上週公告買入長榮2900張,總交易金額高達3.2億元 12/7.蘇伊士運河出事!貨櫃船舵機故障直撞浮橋 12/5.慧洋-KY(2637)11月營收15.24億元,受惠運價持續攀升,營業利益4.15億元,營業利益率達27%,稅前盈餘1.71億元,自結每股稅前盈餘為0.23元;前11月合併營收為152.3億元,稅前盈餘為22.88億元,自結每股稅前盈餘為3.07元。 12/7.彭博:正常下巴拿馬運河每日船舶通行量可達36至38艘,但受乾旱影響,ACP把每日船舶通行量上限下調,今年8月下調至32艘,11月降至31艘,12月減少到22艘,到明年2月只剩18艘,已是正常的一半。 11/27.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涨7.47%报2259点,月涨幅达45%,为连第三个交易日涨,且该指数过去一个月上涨45%。 11/19.全球第三大貨櫃航運公司-法國達飛海運(CMA CGM)CEO薩德(Rodolphe Saade)警告,隨著疫情造就的航運榮景時期所訂購的新船,將於2024年下水,整體航運業正進入動盪期。行業面臨的挑戰是明年起有些貨櫃船進入市場,可能造成供需失衡。 11/13.澳洲貨櫃碼頭裝卸巨擘杜拜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10日系統遭入侵,後切斷所有網路連線,嚴重影響貨運出口,到13日港口雖恢復部份營運,但目前已達3萬個貨櫃卡主要港口,約等於40%貨物無法動彈。 11/10.萬海航運第三季稅前淨利32.7億,稅後淨利25.39億,EPS 0.9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為750.76億元,年減65.79%;稅後淨損19.2億元,每股虧損0.68元。 10月合併營收為81.71億,年減45.48%,前10個月營收832.46億,年減64.49%,萬海指出,主要是貨量較9月略有增長。 萬海2023年前9個月已新交船舶共計17艘,分別為6艘1.3萬TEU(20呎櫃)及11艘3000 TEU,預計年底前還有6艘新造船舶,分別為3艘1.3萬TEU及3艘3000 TEU將下水運營,2024~2025年預計有15艘新船投入,也已陸續淘汰老舊船舶並退租高價租船以提升競爭力。今年前9個月共處分19艘船舶,運力合計2.7萬TEU以回應各界對於ESG節能減排的期待。 11/10.SCFI:週跌33.5%至1030點,終止連4漲,四大遠洋航線同跌,其中,遠東到美西線跌幅最大,並跌破2000美元關卡,貨量並未明顯增多,且中國出口貨量略減運價回跌; 遠東到歐運價:每TEU跌4.5%至722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跌 3.8%至1184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跌12.3%至1843美元,較前一週下跌259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 跌3.3%至2354美元。 近洋線:遠東到日關西與韓每TEU週持平;遠東到日本關東每TEU週漲2美元;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週漲2美元,漲幅1.04%。 11/13.長榮海Q3財報:營收728億元,年減57.28%,稅後淨利219.09億元,年減78.24%,EPS 10.35元 賺1個股本; ;前三季:營收2070億元,年減59.9%,稅後淨利320.44億元,年減89.47%,毛利率19.81%,每股盈餘 15.14元 11/10.萬海航運第三季稅前淨利為32.72億,稅後淨利25.39億,EPS 0.9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為750.76億元,年減65.79%;稅後淨損19.2億元,每股虧損0.68元。 11/9.陽明10月營收(因中十一長假貨量減及運價跌):113億元月減7.4%年減53%,前10月營收:1192億元年減65%,據Alphaliner統計,至10月23日,全球約4.7%貨櫃船隊約近129萬TEU處閒置,閒置船舶運力(含船舶塢修)有逐步上升趨勢,但市場運力供給仍未明顯縮減,今年Q4新船續交付航運市場供給續增,接下來到明年Q1市場淡季,及2024年供需續增差距,預期航運市場將面對供需不平衡所帶來挑戰。 11/8.長榮海運10月營收(國際運價與貨運市場需求差)233.6億元,月減4.6%,年減48.8%,前10月營收2303.9億元,年減59%。 11/7.台航Q3財報(受惠業外陽明現金股利7.46億元",加處分1艘散裝輪及汰換台華輪利益共2.64億元):第3季稅後淨利11.05億元,EPS 2.65元,前3季稅後淨利約14.14億元,EPS3.39元,第3季稅後淨利季增5.6倍。 11/6.中菲行5609:10月營收19.45億元,年減32.6%,月增7.1%,連4個月月增,前10月營收176億元減 51% 11/5.馬士基基裁員萬人陷困境 路透:顯示航運業緩慢崩潰, 航運巨擘馬士基(Maersk)3日表示,Q3利潤和收入大幅衰退,獲利年減94%,預計將裁員1萬人,以應對運價下滑和貨櫃運輸需求低迷。《路透》專欄作家巴爾巴格里亞(Pamela Barbaglia)指出,這顯示航運業緩慢崩潰當中。DNB Markets分析師認為,這場危機可能會持續到2030年。 11/3.航运巨头“过冬”!马士基宣布裁员至少10000人 股价大跌17%:集装箱运价下跌和需求减弱打击了全球航运业,分析预计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 2026 年。 随着航运业繁荣的结束,马士基三季度利润同比大跌94%,宣布开启大裁员来降本。 10/27.SCFI連3漲漲94.9點至1012.6點,指數重返千點關卡,週漲10.3%,四大主要航線運價都走高。其中,遠東到歐洲航線漲幅更達32.35%。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達769美元,週漲188美元,漲幅32%;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達1221美元,週漲112美元10.09%;遠東到美西每FEU達1916美元,週漲170美元9.73%;遠東到美東每FEU達2361美元,週漲163美元,漲幅7.4%。 10/26.台航財報報:明年增4艘散裝船 對散裝市場持正面看法; 台航目前船隊19艘,預計2024年將有4艘乾散貨新船加入營運,明年第三季後,船隊將達23艘(台航有19艘遠洋散貨船,其中有9艘8.2萬噸- 8.4萬噸Kamsarmax型船,平均年齡3.6年;另有10艘5.5萬噸-6.4萬噸Ultramax型或Supramax型船,平均年齡7.1年;台航業務主分5大類,其中散裝營收佔比約85%,其次為港勤佔6.9%、代營佔3.7%、客運佔2.7%、租賃跟其他佔1.55%),今年散裝供給增加約2.5%,未來2年散裝船供給有限,對運價有幫助,而人口增加、帶動穀物需求,未來中小型乾散貨船市場維持正向。 疫情期間的2021-2022平均租金約在2.5萬美元,今年開始平均租金約1.2萬美元;波羅的海指數BDI也是反映租金情況,2021年市場大好,2022年也不錯,今年1月開始以來只比2020年好一點,不過跟前兩年比相差很大,至10月25日波羅的海指數平均為1236點,跟前兩年相比少約1萬多點,使營收受影響。 10/20.貨櫃運價指數連2漲!最新SCFI漲2.9%到917.66,其中,遠東到歐洲、遠東到美西運價微揚,遠東到地中海、到美東運價則跌,而近洋線漲。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漲3.4%達581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跌0.26%達1109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漲0.63%達1746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跌幅1.43% 達2198美元…… 10/20.BDI連4漲,散裝族群齊揚 10/18.台船在手訂單969億元 訂單能見度看到2031年 10/17.以巴衝突後 全球16條石油航線運費漲幅逾50 10/17.高盛分析师Patrick Creuset報告预测:航运业更持久的衰退将导致货运价格和公司的盈利继续下滑,马士基的未来不容乐观,将其评级下调为“卖出”。“我们认为市场仍然没有认清航运即将面临的衰退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目前市场中货运能力依旧过剩,这会导致货物的价格和公司的利润受到压力。预计马士基在2023-2024年盈利下降8%。 10/17.集运指数(欧线)主力合约触及跌停,跌幅为10%。 1016.以色列2大港口積壓訂單續增 船舶保險費飆升10倍 10/15.SCFI週漲4.7點0.52%至891.5點,終止連4跌;但值得注意的是,主要航線中,除遠東到美西、遠東到新加坡運價上揚外,遠東到美東、歐洲、地中海皆下跌,十一長假後首週雖走揚,但已入傳統淡季第四季,加上中國經濟情況不佳、全球通膨未歇,及地緣政治續緊張,貨櫃海運市場恐欲振乏力; 10/11.海運三雄9月營收年衰退均逾50%,由於第三季旺季不旺,陽明 不諱言,經濟前景仍充滿挑戰,萬海 則表示,會審視個別航線效益並精簡成本。長榮營收:9月244.8億元,月減1.74%,年減51.2%,第三季728億元季增8%年減57.3%,前三季2070億元,年減59.9%。 陽明營收:9月122億元月減0.24%,年減56%,第三季359億元季增 2.44 %年減64%,前三季1079億元,年減65.85%。 萬海營收:9月82.4億元月減3.8%年減55.7%,Q3:250億元季2.4%,年減60.7%,累計前三季750.8億元,年減65.8%。 陽明:受全球油價上漲影響,通膨升溫,市場需求持續疲軟、製造業景氣陷入低迷,加上美債殖利率波動帶來金融市場震盪,經濟前景仍充滿挑戰;萬海:受中國十一長假因素和市場供需影響,部分航線運價略有回落,會持續審視個別航線效益、精簡成本,以維公司經營效率;長榮則在日前的法說會坦言,明年除非發生足以扭轉供需重大事件,如新冠疫情,否則仍是供需失衡、充滿挑戰的一年。 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 最新預測,今年供給成長為8.2%,需求成長為1.4%,明年供給成長更擴大至9.1%,需求成長僅略升至 2.2%。統計:第四季航運市場將交付約87萬TEUS新造船,然而,至9月 25日,全球約有3.4%貨櫃船隊 (94 萬 TEUS) 處閒置狀態,閒置船舶運力於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的傳統淡季,恐將逐步上升。 10/8.全球第三大貨櫃航商達飛 CMA、歐洲大型航商赫伯羅特10月初陸續宣布,將自11月1日起調高亞洲到北歐運價,令市場意外(淡季期間,每40呎櫃漲至1800-1850 美元,與現貨市場相比,漲價達500-1000美元,長榮對此解釋,「大家受不了連變動成本都無法 cover,寧願不要跑還比較好」); 貨攬業者中菲行5609表示,船公司計劃10月將跨太平洋東行的多餘船舶運力減少14%,幾乎是9月2倍,同時,歐洲西行前景並不樂觀,預計船公司10月將積極擴大削減 25-30% 艙位,海運市場面臨運費增減不可預測性,船期變動、退關轉船等挑戰。 不過,長榮最新透露,歐美需求疲軟,供需結構差,預料第四季將差於第三季,明年也充滿挑戰,尚未看到明顯扭轉契機。 10/6.長榮財報會謝惠全:預計第四季需求會走跌、價格持平,「表現較第三季弱的可能性非常大」,而明年供給成長較今年更大,市場仍面臨相當的挑戰。當今海運市場已不如過去 2-3 年日進斗金般蓬勃,疫情過後整個供應鏈運作已回歸正常,碼頭不再塞港,船期幾乎回到正常約 6-7成,運費高低對航商獲利影響非常大,該回來運力回來了,供給不折不扣已全數投入市場,但需求面因通膨削弱消費力,庫存去化緩慢,造成航商如搭雲霄飛車一樣從滑落。 第四季,量會稍微走跌,但價格持平,較第三季差的可能性很大。 展望明年,謝惠全說,除非發生足以扭轉供需重大事件,例如新冠疫情,否則明年仍是供需失衡、充滿挑戰的一年。其中,美國市場貨量應該會比今年好,但價錢不敢講,因市場供給遠高於需求,運價面臨強大壓力。而歐洲市場可能更糟,因歐盟貿易和終端消費需求不足,較美國更嚴峻,導致去化庫存相對更慢,今年甚共投入30艘2.4萬TEU的船(已交22艘,尚有8艘年底前交)供需會更惡化,目前一大櫃運價僅約800多美元,「大家受不了甚連變動成本都無法cover,寧願不要跑都比較好」 10/5.受惠散裝市況自8月中旬過後開始回升,慧洋-KY(2637)9月單月合併營收為13.05億元,單月稅前盈餘為3.21億元,每股稅前盈餘則為0.43元。累計前3季合併營收為121億元,自結稅前盈餘為18.54億元,每股稅前盈餘則為2.48元。 慧洋指出,第4季進入美洲穀物及澳洲煤礦出口暢旺下,加上處分船舶利益將依實際交船時程陸續認列,營運樂觀走揚。 9/30.一項新分析發現, 隨著中俄貿易飆升,中國商品大量湧入俄羅斯,來自中國的貨櫃在俄羅斯「堆積如山」。大量貨物從中國運往俄羅斯,但從俄羅斯運回中國的貨物卻很少。俄羅斯的貨櫃堆積如山,意味著俄羅斯的二手貨櫃價格非常低 9/26.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 跌10%触跌停, 9/22.SCFI連跌三週,週跌3.9%至911.7點,主要航線全數同步跌,其中又以遠東到美東航線跌幅最深。 遠東到美西每FEU 週跌跌幅5.2% 至1790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 跌6.8%至2377美元,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週跌5.3%至623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跌2.5% 至1217美元… 9/21.航空貨運市場急單湧現。中菲行5609總經理邱鈞榮21日指出,巴拿馬塞港情況加重,近期海轉空的貨量急增,尤其亞洲到紐約航班太少,近日每公斤價格較7月大漲一倍,每公斤達新台幣300元,預期熱絡可望維持到年底。而明年航空貨運市場受惠於半導體、AI新需求及電商貨加持,全年表現都值得期待。邱鈞榮說,航空貨運旺季提前報到,巴拿馬運河因水量不足,船舶都在排隊,海運到港的天數變動大,部分趕季節性貨量改走空運,美東線現已現一櫃難求,當初疫情間搶出貨潮再重現。 9/21.裕民:出口旺季配塞港 推升運價上漲 ***9/20.第4季貨櫃展望 陽明:不容樂觀;陽明今法說會,陽明:就總體經濟來看,雖然各大金融機構有上修部分經濟體的經濟成長數據,但航運市場運能供過於求的狀態並未改變,第4季航運市場發展仍存不確定性。 至於明年,陽明說,聯盟航線調整還在進行當中,目前預期航線運力佈局與今年相當,至於新航線布局,則會再評估。陽明說,第3季東西向主航線運價雖然止跌反彈,但全球仍受高通膨、高運能及升息影響,供需失衡問題持續存在,十一前出貨狀況不如預期,因此運價正在往下修正,第4季又已走入歐美傳統淡季、後市是不容樂觀,需要持續觀察,才能知道第4季運價會如何變化。 9/20.BDI連10漲 散裝族群唱高歌 受惠波羅的海指數BDI最新1日上漲87點,收1526點,漲幅6.1%,連10漲激勵,散裝族群今日盤中全數走揚,其中,中航、新興、正德盤中漲幅都超過5%以上,在鐵礦砂、煤炭需求增溫,以及穀物運輸需求持續增加,帶動BDI持續走揚 9/16.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首席執行長(Vincent Clerc)表示,全球貿易出現初步反彈的跡象,明年的經濟前景看起來也很強勁。此外,明年的需求回升將由消費推動,而不是像2023年的庫存調整 9/16.散裝也隨BDI連7漲、創3個多月新高激勵,7檔散裝股昨股價全走揚;貨櫃運價本週續跌 目前看9、10月貨量未見起色,也就是十一長假前拉貨潮並未出現,但貨櫃三雄股價照漲,長榮創除息以來新高;SCFI週跌5%至948.68點,且連2週在千點以下;除近洋線大漲外,其餘四大主要航線皆走跌,遠東到美東線運價重挫11.1%,遠東到美西線也跌破2000美元關卡。遠東到歐每TEU週跌7.8%至658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跌4.58%至1248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週跌7.3% 至1888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為2550美元,週11.1%。遠東到東南亞每TEU較漲12%到182美元 9/15.SCFI貨櫃運價指數翻黑 週跌3.33%指數跌至999.25,再度失守千點關卡,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714美元,較前一週下54美元,跌幅7.03%;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達1308美元,較前一週下跌56美元,跌幅4.11%。 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2037美元,較前一週下跌99美元,跌幅4.63%;遠東到美東每FEU達2869美元,較前一週大跌263美元,跌幅8.4%。 9/15.裕民:散裝旺季 巴拿馬運河乾旱推高運價;15.貨櫃三雄走揚 長榮創除息以來新高 9/1.SCFI連2週跌後本週翻紅:週漲1.96%至1033.67點;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週跌4.2%達至768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跌6.2%至1364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2136美元,週漲16.4%;遠東到美東每FEU達3132美元,週漲2.6%。遠東到東南亞每TEU152美元,週漲幅8.5%。 8/29.四維航:Q4散裝船租金高點 巴拿馬限航令是短期現象 8/27.崩潰!巴拿馬運河乾旱 限航令維持1年 8/25.電子廠商去化欠佳 航海王獲利暴跌被迫砍航班 8/21.長榮海高價賣長榮航 每股獲利貢獻近3元 8/19.受波羅的海指數BDI走揚,散裝族群昨股價表現亮麗,包括新興、裕民、中航、四維航都漲停作收。法人表示,因乾旱導致巴拿馬運河水位變淺,進而限制吃水深度,使得不少船舶塞港,在供給減少下,推升運價、BDI走揚。 8/19.SCFI週跌1.2%至1031點,中止連3漲,4大主要航線中,僅遠東到美東線運價持續漲。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週跌7.9%至852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跌0.4%至1500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週跌0.69%至2003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漲1.2%至3110美元;近洋線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週漲2.8%至144美元。 8/11.長榮Q2:營收673.85億元年減61.5%,稅後淨利50.9億元年減95.02%,eps2.41元,上半年營收1342.11億元年減61%,稅後淨利101.35億元年減95%,毛利率21.3%,eps4.79元。長榮:第二季整體貨載量增,但平均運價略呈下滑,合併營收季增0.83%。因第二季認列未分配盈餘稅76億元,故整體稅額較高,稅後淨利季增0.98%。 8/10.萬海第二季財報,單季虧損 23.4億元,上半年合計虧損44.59 億元,eps1.59 元,連虧損3季度;萬海7月營收為82.35億元,月增0.84%,年減65.55%,回升至 4 個月來高點;前7月營收582.6億元,年減67.6%。萬海今年交船共24艘,明後年再交14 艘,對於需求復甦緩慢,將彈性調配船舶和航線。 8/11.萬海Q2財報:稅前盈餘19.8億元,所得稅費用費用達43.22億元,致單季稅後淨損23.4億元,eps-0.84元,上半年:營收為500億元,年減67.85%;稅後虧損44.59億元,eps-1.59元。(第二季虧損主要是依法繳納一次性未分配盈餘稅所致,後續的船舶、碼頭等投資,則可在未來年度做為所得稅扣)。萬海:上半年資產負債表來看,帳上現金及約當現金高達1364億元,財務結構仍然穩健,負債比率為至38.24%,足以因應未來的資本支出及外在環境的挑戰。展望下半年,根據Alphaliner對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今年船舶供給成長8.5%,貨運需求成長為1.4%;明年供給成長8.8%,需求成長為2.2%,雖然船舶運力較多,但考量環保及碳排的規範日趨嚴格,今年前7個月已新交船舶共計16艘,其中,6艘1.3萬 TEU及10艘3000 TEU,預計年底前還有8艘新造船舶,4艘1.3萬TEUs 及4艘3000 TEUs將下水運營,2024~2025年預計有14艘新船投入,也已陸續淘汰老舊船舶並退租高價租船,以提升競爭力。 8/11.運價走跌,陽明第二季每股虧損0.04元,這是陽明自2020年第3季、12個季度來首虧損。陽明上半年營收719.99億元,稅前盈餘103.8億元,稅後淨利32.71億元,每股盈餘0.94元。因市場需求疲軟使運價下跌,陽明7月營收114.56億月減7.8%年減68.83%。上半年營收為834.6億元年減67%。 8/10.萬海航運7月合併營收為82.35億元,月增0.84%,年減65.55%;前7月營收582.63億元,年減67.55%。 8/10.巴拿马运河遭史上最严重枯水!154艘船只“动弹不得”(美国每年约40%集装箱通过运河,货物价值高达2700亿美元,是巴拿马运河最大使用国,商品出口和进口集装箱总量约占巴拿马运河交通量73%;CNBC周三报道,巴拿马运河正遭自1950年有记录来前所未有干旱枯水,运河通行能力大降。在全球航运大动脉—巴拿马运河上等待通行船已达154艘,通航等待时间达21天,拥堵续恶化。 7月份,PCA额外实施更严格较低水位限制,要求船舶减轻40%载重量, Ever Max号船不得不在巴尔博亚港卸载1400集装箱,以满足要求并获准通过。暂时降低8月8日至8月21日期间巴拿马型船订舱位,预订时段从每日23个减少至14个… 8/7.慧洋(2637)7月營收12.31億元,稅前虧損為0.23億元,自結每股稅前虧損為0.03元,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為95.45億元,稅前盈餘為13.92億元,自結每股稅前盈餘為1.87元。 8/7.全球最大船运公司马士基警告:全球贸易萎缩“超预期”,欧美需求不足,前方“阴云密布”;马士基表示,全球贸易萎缩的时间和程度可能比之前想象的更长,鉴于持续去库存,将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范围下调至-4%至-1%。上周五,马士基发布二季度财报,营收同比下降40%至130亿美元,其中海运业务收入降幅达到50%。马士基首席执行官Vincent Clerc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集装箱运输行业正处于2021年和2022年的新冠热潮之后的最大调整期,全球贸易萎缩的时间和程度可能比之前想象的更长: 8/7.加拿大西岸碼頭工人接受新薪酬協議 罷工潮落幕 8/4.SCFI貨櫃運價指數連2週上漲,最新期週漲0.98%至1039.32點,各航線,遠東到美西每FEU週漲3.03%達2002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漲5.6%達3013美元,遠東到美西線運價每FEU突破2000美元, 遠東到美東線運價突破3000美元。 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週跌2.87% 947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 週漲1.72%達1529美元;近洋線,遠東到日本關西、遠東到日本關東及遠東到東南亞每TEU與週持平;遠東到韓國每TEU週漲漲幅25.9%達131美元。 7/28.SCFI:週大漲6.5%到1029點,創近一年單週最大漲幅,應已反映8月初漲價計劃,後續要再觀察市場狀況。運價:遠東到歐每TEU週漲 31.4%達975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漲6.8%達1503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週漲10.1%達1943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漲6.6% 達2853美元;近洋線,遠東到東南亞每TEU較週跌4%達143美元, 7/25.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首次试航成功!接下来,邮轮将进入船坞,进行设备系统调试以及内装工程的收尾,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展第二次试航。 7/20.中国船舶沪东中华全面开启下半年造船新高潮据上证报,7月20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一艘130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一艘15500TEU常规动力大型集装箱船和一艘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船同日入坞总装搭载三大生产节点。 7/18.台驊公告再上船,增持長榮1000張,持股成本為98.97元;陽明5600張(4/26至7/17日),全數參與除息,含息後平均持股成本為42.53元。 7/15.貨櫃運價指數SCFI:周漲5.1%至979點,月增5%、一舉超越6/16水準。美西線漲26%至1771美元、美東線漲12.4%至2662美元,遠高於6月中1207美元、2103美元,分別月漲46.72%、26.58%。 歐洲線、地中海線則出現止穩訊號,7/14:到歐每20呎櫃周跌0.27%至738美元,到地中海每20呎櫃周跌0.07%至1412美元,比6/16日SCFI指數,分別月減8.7%、11.8% 目前歐美貨載狀況不是很好,但美國線靠著航商一面控艙、一面喊漲,反覆操作,逐漸達到築底再拉高的護價目標。在美國線成功提振運價後,歐系航商馬士基、赫伯羅特等也計畫如法泡製,部分貨代業者認為,歐洲通膨嚴重、經濟況狀不好,8月喊漲行動的難度恐較美國線高。 7/13.有「最懂海的男人」之稱的台驊董事長顏益財先前一路唱旺航運股,甚至喊出「一張不賣、奇蹟自來」的名言,沒想到日前竟公告出清手中的長榮持股,接著又以平均每股50.42元價格處分6000張陽明海運持股,讓不少投資人對航運後市頓失信心。 7/11.台驊投控2636(貨攬業者) 今公告:在 3/2~7/11處分長榮持股 3300張,已是全數清空對長榮持股,合計損失約4.17億元。但第二、三季將分別認入帳2億元、5億元現金股利(台驊董事長顏益財被過去投資大眾稱為「航海王」,但顏益財曾直指,對海運股的操作是「逢高調節、反向加碼」,甚在5月底股東會喊「海運空手者可開始評估進場」,然而,在過去這段期間清空長榮持股,是否認為是「逢高」引發市場關注)。 7/10..受惠歐洲線及美國線運量增加,陽明6月營收124.25億元月增7.3%,連2個月月增,年減幅67.9%,上半年營收720億元,年減幅為66.69%。 7/10.萬海營收6月為81.7億元月減0.07 %,年減67.72%,第2季244.7億元,季減4.26%,上半年500.28億元,年減67.85%。展望下半年,萬海表示,地緣政治衝突若能平息,再加上返校潮及傳統歐美假期等需求拉升,將有益於正向展望。 7/10.長榮海運營收6月221.3億元,月減幅3.43%年減63.32%,第2季673.83億元季減0.8%,而上半年1342億元,年減幅61.19%。 7/10.萬海2艘3000 TEU貨櫃輪今交船 投入亞洲線營運 7/8.SCFI週跌2.3%至931.7點(主要航線都走跌,除遠東到美東持平,因巴拿馬運河因旱災水位降,船商減艙供給)遠東到歐每TEU週跌3%達740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跌3.61%達1413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週跌0.28%達1404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持平為2368美元。近洋線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週跌9.5%至153美元, 7/7.長榮海運營收:6月221億元月減3.43%年減63%,第2季673.8億元季減0.8%,上半年1342億元年減61%。 7/7.全球6月造船订单量年减49%,中国新船订单量继续居首,连续二季度超越韩国(据英国造船和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7日发布的数据,6月韩国承接的造船订单量为38万修正总吨(CGT,10艘),被中国(220万CGT,71艘)大幅赶超,继5月后续排名全球第二。数据显示,6月全球造船订单量为276万CGT,年减49%。今年上半年,全球累计订单量为1781万CGT(678艘),年降34%。韩国和中国接单量分别为516万CGT(114艘)和1043万CGT(428艘),占比为29%和59%。 7/6.繼全球第2大貨櫃船公司馬士基宣布遠東-歐洲航線將自7月底調漲運價後,排名第3大的達飛 (CMA CGM)也宣布將從8月1日起調漲運價。全球2大貨櫃船公司陸續宣布漲價,市場人士認為,不排除其他船公司也會調漲價格。馬士基宣布遠東到歐洲航線,每20呎貨櫃為1025美元,每40呎貨櫃為1900美元,7月31日生效,其中,每20呎貨櫃上周最新報價為763美元,漲幅約34%。達飛方面,每20呎貨櫃漲價後達1075美元,每個40呎貨櫃1950美元,8月1日生效,換言之,每20呎櫃,漲幅約40%。馬士基與全球第1大貨櫃船公司地中海航運組成的2M聯盟宣布,因為市場需求減緩(slowing demand),原本7月8日從上海開往歐洲的貨櫃船MSC Rifaya將執行空班,當週減少1.9462萬TEU運能。 7/5.日本貨物吞吐量最大港口名古屋港驚傳遭駭客攻擊,遭遇嚴重系統故障,名古屋港負責處理豐田汽車部分汽車出口。 7/4.馬士基投下震撼彈,突調漲亞洲至北歐線費率 7/4.貨櫃三雄大演除息秀!昨長榮除息後第二個交易日,再度攻漲停,除息後已連2交易日漲停,帶動昨除息萬海、今除息陽明股價雙開高走高,其中萬海盤中一度攻上59.2元,盤中完成填息,陽明以漲停69.3元作收。 7/4.外資報告調高長榮、陽明評等,長榮由原「賣出」調高至「買進」,目標價由117元調高至135元;陽明由原先「賣出」調高到「中立」,但目標價由59元下修至47元;美系外資表示,長榮、陽明估值近20年來谷底,已反映市場價格戰以及經濟情況後市,而無論價格戰是否出現,長榮可透過產能擴增,拿下更大市占和規模。美系外資同步調高長榮今明年每股稅後盈餘(EPS)預估,長榮EPS從原先預估的2.36元調高到6.56元,陽明從原先預估每股虧損0.04元調高到EPS1.77元。 7/3.中远海控: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65.51亿元,年减少约74.47%,报告期内公司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同比降。 7/2.加拿大西岸港口大罷工 擾亂全球貨運 6/30.SCFI終止連3跌轉漲:週漲3.1%至953.6點,遠東到美西漲幅最高每FEU週漲20%每FEU達1408,遠東到美東每FEU週漲達2368美 達14.89%。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週跌3.78%達763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跌7.68%達1466美元;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週漲漲幅2.42%達169美元。 6/30長榮今除息70元參考價85元,今開高震盪向上10:30漲停93.5元並鎖住,近十二點漲停買單3.8萬張,帶動下月要除息陽明及萬海股價走揚。 市場法人指出,長榮今日開高震盪,不排除是大戶在除息前賣出,今日大量回補。 6/21.SCFI:週1%至924點,連3跌,但較上週跌4.64%明顯縮小: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週跌1.85%至793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跌0.81%達1588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週跌2.8%達1173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跌1.99%達2061美元,近洋線,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週漲幅0.6%達165美元 6/16.SCFI:週跌4.6%934.3(連跌2週 各主航線全面走跌,其中遠東到美西、美東運價跌幅最深都超13% ):遠東到歐每TEU週跌2.76%至808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跌1.5%至達1601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週跌13%至1207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跌13.6%至2100美元; 近洋線,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週持平為164美元。 6/13.澳洲與巴西鐵礦砂運輸交易活躍,支撐海岬型船運費走強,使波羅的海綜指BDI,13日漲18點或1.7%至1074點,連第七交易日漲。海岬型運費指數BCI漲55點或3.6%至1587點;平均日租金增461美元報13163 美元。船舶經紀人Allied:因澳洲與巴西鐵礦砂活動活躍,扭轉本周海岬型市況。 6/9.萬海營收:5月:81.72億元月增0.5%,年減67.4%;前5月營收418.61億元年減67.88%。 6/9.陽明營收5月115.8億元月增4.84%,年減65.82%。前5月595.75億元年減66%。 6/9.長榮海運營收5月229億元月增2.6%,連3月月增,年減60.8%,前5月1120.8億元年減60.74% 6/9.長榮國際原持有長榮航股權13.28%,約71.2296萬張,申報轉讓長榮航5萬張後,則尚有66.2296萬張。 6/9.貨櫃海運運價中止連二漲,最新SCFI:979.85點週跌4.74% 又跌破千點關卡,各主要航線全面走跌,其中以遠東到美西運價跌幅最大,達16.68%。遠東到歐運價每TEU831美元週跌1.77%;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達1626美元,週跌幅0.73%;遠東到美西每FEU達1388美元週跌16.68%;遠東到美東每FEU達2435美元週跌7.55%。 近洋線:遠東到日本關西每TEU週漲7美元達328美元;遠東到日本關東每TEU週跌2美元至327美元;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週跌3美元為164美元跌幅1.79%;遠東到韓國每TEU較前一週持平,為140美元。 6/8.美西港口罷工,鐵路警報升至紅色:因碼頭工人勞動合同談不攏,工人罷工,碼頭被迫關閉。現階段因國際碼頭和倉庫聯盟在西海岸港口工作放緩,造成擁堵蔓延,且擴散至貨運鐵路。先前的5年期合同早於去年 7月便已到期,新合同一直沒有談攏,目前的爭議點為疫情期間,海運商爆發獲利該如何分紅給勞工。目前,受到衝擊的港口包含州洛杉磯港 、長灘港(Long Beach) 和奧克蘭港 (Oakland),以及華盛頓州的塔科馬港(Tacoma) 和西雅圖港(Seattle),都受到一定程度影響,許多貨櫃貨主,近幾個 月為避免受影響,讓貨品轉由巴拿馬運河或改由東岸或墨西哥灣其他港口上岸。 6/6.陽明法說會:看後市懷抱希望 拚穩定健康獲利,依目前市況,今年獲利雖不像過去2年的暴利,但也不至於如同幾年前的大幅虧損,期望是穩定健康獲利表現,對後市懷抱希望、審慎樂觀。陽明總經理杜書勤指出,第二季末至第三季傳統上會逐漸進入旺季,目前運價指數已連 2 周止跌,希望是好跡象,6 月降速不到 10%,7 月預期也在 10% 上下。海運研究機構 Drewry、Alphaliner 和 Clarksons 均預估,今明兩年貨櫃海運供給成長率將高於需求。 6/2.貨櫃運價連2漲重新站上千點關卡!SCFI週漲4.6%至1028.7:遠東到美西每FEU週漲19.2%達1666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漲10.95%達2634美元(美西小船已退出,有利供給減帶動運價走揚),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週跌1.5%達846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跌1.5%達1638美元;近洋線:遠東到日本關西、遠東到日本關東及遠東到韓國每TEU與前1週都持平;遠東到東南亞每TEU則週跌2.3%到167美元。 6/2.融資買航海王 小心「假除權息」追繳、斷頭風險(5/31.長榮海運:除息交易日為6月30日,每股配發現金股利70元,股價今日收152.5元,一旦除息,股價會先將近腰斬。故在股票除權息之前,訂有「假除權息」制度。) 5/31.萬海董事長陳柏廷:海運不好已10個月,近期租船價已止跌,表大型船東開始租船想擴張,並預估未來景氣沒那麼差。「這幾個月就是谷底」,會慢慢上去,而萬海近年來共斥資1400億元,購買68艘新型智能船舶及40餘萬個TEU,就是提升競爭力、看好未來貨櫃輪市場發展。長榮海總經理謝惠全:雖目前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減緩,但仍在正向發展軌道上,市場預期在歐美通膨減緩情況下,下半年各國升息浪潮可望漸入尾聲,全球景氣下行風險也將下降,帶動消費、就業與製造回穩,而烏俄戰爭仍是影響市場發展最重要因素,如果戰事能夠終止,預期今年下半年貨量將比上半年來得好,至於運價仍將取決於運能供需。 中菲行︰近期歐洲貨量有增加,顯示歐洲市場庫存已陸續消化完畢,而美國多家連鎖百貨近日也相繼調高今年財報,逐漸恢復進貨,估計谷底已過,而因閒置船舶陸續投入市場, 5/30.長榮海:雖然目前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減緩,但仍在正向發展軌道上,市場預期在歐美通膨減緩情況下,下半年各國升息浪潮可望逐漸進入尾聲,全球景氣下行風險也將下降,帶動消費、就業與製造回穩,而烏俄戰爭仍是影響市場發展最重要因素,如果戰事能夠終止,預期今年下半年貨量將比上半年來得好,至於運價仍將取決於運能供需。謝惠全說,國際海事組織IMO減碳法規今年開始生效,要求船舶降低航速以減少碳排,航商必須在航線投入更多船舶,維持原本航運服務水平,預期可吸收約10%市場運能,減緩原本市場對運能過剩的疑慮。 5/30.中環近年來積極買進長榮、陽明、萬海股票,就連電腦展會場也可看到航運三雄送花表達祝賀。 5/26.SCFI貨櫃(運價反彈 終止連4跌):漲11點1.1%到972.45點,遠東到歐洲航線每TEU運價週跌10美元11.1%達859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漲23美元1.4%達1651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週漲69美元+5.1%達1398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漲9美元漲0.38%達2374美元。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週跌3美元-1.7%到174美元。 5/19.SCFI連四跌:跌1.1%跌10.96點到972點,跌幅較上週略縮小(僅遠東到地中海航線運價走揚,歐美貨量依舊未見增,預期續消化庫存):遠東到歐每TEU運價869美元週跌1美元,跌0.1%;遠東到地中海TEU達1628美元週漲4美元漲0.24%;遠東到美西每FEU達1329美元週跌56美元跌4%;遠東到美東每FEU達2365美元週跌16美元跌0.67%。近洋: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週漲1美元到174美元漲0.57%。 5/17.長榮海與陽明年報:新加坡主權基金首入長榮第10大股東,新加坡政府色彩先進星光先進總合國際股票指數及挪威政府主權基金也同步加碼陽明。特別是台股傳奇人物「航海王」張濬安,靠投資海運股身家暴漲,躍居長榮第8大股東。 5/12.Q1財報:長榮營收668億元,年減60.9%,營業毛利148億元,年減87.5%,營業利益111.4億元,稅後 純益50億元,年減95%,eps2.38元,本業單季仍百億獲利表現,優於陽明單季獲利34億元(年減94%,eps 0.97元),也明顯優於萬海財報(稅後虧損21億元eps虧損0.75元,連2季虧損);長榮展望後市:4月整體運價和出口貨量已略回溫,後市仍須視全球政經發展、庫存去化情形和各區域供需變化影響而定。 5/12.陽明Q1獲利寫10季來低點,仍未賠錢,將採購1.5萬噸5艘LNG船,簽約總額 8.5-9.75 億美元;稅後純益34億元年減94%,eps0.97元,連4季衰退,並創2020年第四季來低點,但在運價已崩跌回疫情前狀態,仍穩住獲利, LNG動力雙燃料全貨櫃輪採購案,以因應節能趨勢。陽明則指出,全球終端需求下降,且第一季航運市場受農曆年節衝擊,工廠調整出貨計畫和人力配置,造成出貨延遲和作業限制,3 月產業陸續復工,整體營運量略增;4月 Alphaliner 最新資料顯示,全球約有 4.4% 貨櫃船隊處於閒置狀態,較近期高峰 6.4% 見縮減,陽明表示,需求有回溫跡象,若下半年全球供應鏈庫存可持續消化,並維持海運傳統旺季表現,對營運績效將有正面助益。 5/12.SCFI貨櫃運價跌1.49%14.88點到983.41點 連3跌:遠東到歐洲航線每TEU運價達870美元週跌5美元跌0.5%;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達1624美元週漲8美元漲幅0.49%;遠東到美西每FEU 1385美元週跌68美元跌4.7%;遠東到美東每FEU達2381美元,週跌15美元跌幅0.62%。近洋線,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週跌7美元173美元,跌3.8%。 5/10.長榮營收::4月223.4億元月增2.1%連2個月月增,但年減60.3%,前4月891.6億元年減60.7%。長榮:海運市場後市仍須視全球政經發展、庫存去化情形,及各區域供需變化影響而定,對未來市場復甦態勢審慎樂觀。 陽明營收:4月110.4億元月減14.57%、年減70%,前4月479.97億元年減66.57%。陽明表示,全球貿易出口訂單需求仍待庫存消化,加升息及金融市場震盪持續,影響經濟復甦。值得注意,根據Alphaliner統計,截至今年4月24日,全球約有4.4%貨櫃船隊、117萬TEU(20呎櫃)處於閒置狀態,較高峰6.4%、約168萬TEU續減,主要為7500TEU以上船型重新回到市場,是否造成供需缺口擴大,須進一步觀察。 5/10.萬海Q1財報:稅後虧21億元,eps-0.75元,連2季虧損,也是單季虧損次高,僅次於2008年第四季每股虧-0.78元;4月營收81.3億元,月減7%,年減67%,為2020年12月來次低,僅次於今年1月,反映海運運價走跌衝擊;萬海:5月已觀察到部分市場需求逐漸回復,將因應各市場變化,配置適合船型、調整航線來滿足客戶需求,以維持公司穩健經營… 5/10.海岬型船需求回神 BDI攀抵8周以來新高 5/9.貨櫃運費大跌 日海運商川崎汽船純益恐暴減8成;川崎汽船財報:散裝船市況雖放緩、不過因汽車運輸船事業預估將持續穩健,因此預估今年度(2023年4月-2024年3月)合併營益將年增7.8%至850億日圓,不過因供應鏈正常化、貨櫃船運費大幅下跌,拖累合併純益預估將暴減82.7%至1,200億日圓,合併營收預估將年減7.7%至8,700億日圓。預估今年度貨櫃船事業營收將年增3%至510億日圓、經常利益(本業獲利+業外獲利)將暴減92%(減少5,574億日圓)至500億日圓;散裝船事業營收預估將年減18%至2,570億日圓、經常利益將大減44%至120億日圓。 5/5.SCFI下跌1.44點到998.29點,跌0.14%連2週走跌。遠東到歐運價每TEU達875美元週跌6美元跌幅0.68%;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達1616美元週漲7美元漲幅0.43%;遠東到美西每FEU達1453美元週持平;遠東到美東每FEU達2396美元週跌22美元跌0.9%。 近洋線:遠東到日本關西及日本關東每TEU與前一週持平,遠東到東南亞每TEU則較前一週下跌2美元,跌幅1.09%, 5/4.貨攬業真心話:海運長約價比腰斬還慘 Q3旺季是關鍵(今最新指出,目前海空運運價低迷,「真的看不出來下半年,都只是聽客戶講」,都在等著看第三季,「第三季如果起不來,第四季就沒了」,甚透露:今年5月開始美國線長約價比腰斬還慘,下修幅度最多恐達8成。 5/3.印度航空公司GoFirst(捷行航空)於2日宣布聲請破產,指出有一大半的飛機停飛是因為「普惠發動機故障」所致,是2019年來第1家大型航空公司倒閉。Go First因為長期虧損宣布倒閉,文件顯示:至4/28日,已欠金融債權人債務總額為652億盧比(約台幣247億) 5/2.Maersk馬士基Q1財報(至3/31):營業利益降56%至23億美元,但高於市場預期20億美元,營收年減25%至142億美元;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獲利EBITDA降至39.7 億美元,高於預期的35.5億美元;裝載貨櫃數量年減9%、運費均價降37%;展望未來,馬士基保持全年財測不變,預估EBITDA 80~110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利潤為創紀錄368億美元。2023年財測是基於「溫和」經濟成長做出,而貨櫃運載量下降會在年中左右穩定下來,今年剩餘時間的能見度很低,警告2023年剩餘時間的業績將會疲軟,未來業績不樂觀,因消費者需求減弱、運費降、貨運量減和全球庫存升的大逆風,疫情後生活正常化,貨櫃海運價價格和營收也將跟著正常化;彭博行業研究數據,今年全球海運運費下降約 16%,2月貨櫃裝載量下降5%,其中亞洲至北美航線下降 31%。 4/30.2023年前3個月,洛杉磯和長灘港口吞吐量為350萬個20英尺貨櫃年減30%,今年3月某時,兩港口只有15艘船,比疫情大流行前正常時期中位數低50%,2021年10月,雙港曾有100艘貨輪等待卸貨;主因:1.消費者需求減,業者庫存過多,進口量已下降,美國主要貨櫃港口進口貨物量在2月份跌至3年低點;2.地緣政治使進口商通過東海岸港口運送貨物;3.低效率和不確定性阻止許多美國進口商依賴西海岸港口進口,兩港口效率低下,在全球351個貨櫃港口中,世界銀行將洛杉磯港排在第328位,長灘港排在第333位。 4/28.SCFI貨櫃運價指數連4週漲後轉週跌3.6%,跌至999.7點(再失守千點關卡,主航線除遠東到地中海外,餘主要航線都週跌):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週跌180美元-11%至1453美元;遠東美東每FEU週跌92美元-3.7%至2418美元;遠東到地中海每TEU20呎櫃漲4美元-+0.24%至1609美元;遠東到歐每TEU週跌2美元-0.22%達881美元;遠東到東南亞運價每TEU則週跌11美元-5.6%至182美元,跌幅5.6%.近洋線遠東到日本關東及遠東到日本關西每TEU的運價與前一週持平,每TEU運價分別為324 美元、332美元;貨櫃輪業者表示,雖然運價終止連4漲走勢,但航商不願意低價搶貨,外傳北美線合約價格已順利拉高,合約價格優於現貨價格,加上第3季是傳統旺季,全球貨量已開始回升 4/25.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七年前過逝,留下密封遺囑表示要將遺產全數留給二房兒子星宇航空創辦人張國煒單獨繼承,其胞兄、大房三子張國政提出確認遺囑無效之訴。昨25日高等法院二審宣判,四大理由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張國煒勝訴;若後續全案確定,外界估計,扣除張家子女等人的法定「特留分」遺產部份,張國煒約可拿到140億元遺產;張國政不服提起上訴;高等法院今以4大理由,判決張國政仍敗訴,張國煒勝訴。還可上訴三審。 4/22.亞系外資最新出爐報告指出,長榮擁有市占率、新船效益、新環保法規上路等多項優勢,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維持200元。 4/22.SCFI:週漲3.42點0.33% 至1037點,但漲幅已縮小,僅遠東到歐洲、遠東到波斯灣及東南亞、韓國等航線運價上漲外,其餘主要航線運價都較前一週下跌;自由財經 4/22.運價連4紅》 亞系外資重申長榮「買進」評等:亞系外資最新出爐報告指出,長榮擁有市占率、新船效益、新環保法規上路等多項優勢,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維持200元。美國線漲多回跌2% 歐洲線續揚 根據昨日出爐的最新運價,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為883美元,較上週上漲1.37%;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為1605美元,週跌0.8%;前大漲美國線,週跌逾2%,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運價為1633美元週跌2%;遠東到美東每FEU運價為2510美元週跌2.1%。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運價193美元,週漲1.04%。 4/21.中環公告子公司買長榮海運1900張,均價每張161.49元,總金額約3.07億元(前次交易:3/28日,處分長榮海運1900張,均價每張165.61元,交易總金額約3.15億元,處分利益約793萬元) 4/17.暴跌近九成!海运集装箱持续“脚踝斩”昔日涨破天际的海运集装箱运价仍续“脚踝斩”!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与Freighto推出的FBX全球集装箱货运指数显示: 20-2/7日:1468美元(疫情爆前) 21-9/10:11109美元(峰值) 23-4/14:1406美元(较峰值降87%) 4/14.海運後市審慎不悲觀,長榮謝惠全:咬牙挺住冷風襲;貨櫃海運第1季營收也較去年同期下滑60-70%,但是有競爭力公司還是有獲利。 (長榮總經理謝惠全:去年獲利創紀錄,今年在大環境因素影響下,量、價都比較差,不過,第一季往往是最淡的一季,全年走勢可說由低緩步走升,而走升速度非常平緩,未來要觀察二項指標,也就是存貨去化速度,以及空櫃返還速度) 4/14.SCFI大漲8%連三紅 創2年來最大單週漲幅,睽違10周收復千點 美西運價暴漲至5個月新高(貨櫃三雄長榮、陽明及萬海今股價都以漲作收):週漲76.7點+8%至1033.7點,漲幅擴大: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週漲376美元+29%至1668美元;遠東美東每FEU週漲418美元+19.5%至2565美元;遠東到地中海每TEU20呎櫃漲3美元-0.6%至1618美元;遠東到歐每TEU週跌6美元-0.6%達871美元;近洋線,每TEU週跌5元-2.5%至191美元 4/13.中國3月出口年增飆升14.8% ,結束連5個月跌,海關總署:主要是電動汽車、太陽能產品和鋰電池強勁需求所致(進口年減1.4%,低於預測5%和前2個月10.2%,貿易順差881.9億美元) 4/10.萬海3月營收87.6億元月增19.7%終止連8跌,年減63.99%;Q1營收255.6億元年減68.3%。萬海表示,因3月份工作天數增,及部份航線貨量與運價回溫,所以營收較2月顯著增加,近期客戶出貨意願也相對積極,顯示市場好轉,將有助於海運市場未來表現 4/10.長榮海運貨載增,終止連7月減,3月營收218.85億元,月增17.15%,年減幅62.7%,第1季合營收668億元,年減幅60.9%。長榮表示,隨著春節後產線逐步復工,3月份出口貨載較2月份顯著增加, 4/10.陽明3月營收月增14.31% 終止連8跌;(農曆春節後產業續復工,推升整體營運量增,陽明3月營收129.3億元月增14.3%,終止連8個月月減,年減65.86%;Q1營收369.5億元,年減65.4%) 4/8.碼頭空無一人 美西岸大港口停擺 4/7.四大航線運價齊揚,暌違近10個月,SCFI貨櫃運價連2紅(貨櫃三雄長榮、陽明及萬海今股價都以漲作收):週漲33.2點+3.5%至956.9點,漲幅擴大:遠東到地中海每TEU20呎櫃漲19美元+1.2%至1621美元;遠東到歐每TEU週漲14美元+1.6%達877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週漲144美元+12.5%至1292美元;遠東美東每FEU週漲137美元+6.8%至2147美元;近洋線,每TEU週跌3美元-1.5%至196美元。 4/7.美國西岸洛杉磯、長灘港碼頭工人4月6日晚傳突然罷工,國內業者表示,主要因4月6日晚班到班碼頭工人不足,導致碼頭無法作業。 4/7.〈航運指數〉三大長程線運價罕見連袂彈 Q2海運市況略好轉 海運大淡季底指數續反覆打底 3/31.最新SCFI貨櫃海運指與運價:週漲15點+1.7%至923.8點,近洋線續領漲2.5%;遠東到地中海每TEU20呎櫃跌4美元-0.2%至達1602美元;遠東到歐每TEU週跌21美元-2.3%達863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跌7美元-0.6%至1148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跌28美元-1.4%至2010美元;近洋線,每TEU週漲5美元+2.5%至199美元。 3/30.航海王台驊又出手至3/30買進陽明均價64.5元4500張計買進達2.9億元,仍累持有陽明逾2.05萬張 成本17元(3/8日公告:至3/8處分陽明海運持股3600張,均價92.77元,交易總金額近3.34億元,處分利益1.2億元)台驊董事長顏益財日前指出,運價已到谷底,今年第三季有望反彈,而今年貨櫃海運市場是「驚濤駭浪起、船過水無痕」、「有驚無險」。 3/31.萬海財報會:「新約價勢必比目前現貨價高」料海運市況將好轉(運費下跌已見收斂趨勢,部分近洋航線運價甚成功推動上漲,預料第二季、第三季狀況將較第一季好,而目前處在長約議約中,萬海強調,新約價勢必比目前現貨價高) 3/31.“海王”回不回得来?中远海控2022年营收3910.6亿元,年增17.2%,归母净利1095亿元,年增22.66%,每股收益6.83元年增22.2%;集装箱航运业收入3840亿元,年增17.11%;港口码头业务收入97.98亿元,年增23.54%;但受需求萎缩影响,Q4营收745亿元年减27%季滑30%,净利堪稱“腰斩”有123.8亿元年滑42.97%,季暴跌62%;2022年末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223.72亿元,加上2022年中期派发的323.5亿元,2022年度中远海控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47.22亿元,约为公司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的50%。 3/30.供应链危机“画上句点”:全球主要海运航线价格悉数“脚踝斩” 供应链恢复但需求“掉链子”,全球海运价格持续走低,全球主要海运航线价格全线上涨的岁月恐成过眼云烟。(Arbor Data Science) 3/27.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表示,由於去年疫情大流行的破壞和房地產崩潰嚇壞消費者,中國的經濟反彈弱於預期。 3/27.运费涨得比锂价都猛,海上印钞机让车企又喜又忧(去年,锂价疯涨:电池级碳酸锂价从年初28万元/吨涨到年尾60万元/吨;过去一年比锂价更疯狂是汽车运输船运价, 航运市场分析机构英国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 Research):汽车运输船Pure Car and Truck Carrier,简称PCTC);6500车位PCTC運价:自2020年7月起涨, 21年初约2万美元/天,22年6月底涨到6.25万美元/天,12月底涨到10.5万美元/天,23年1月漲到11万美元/天,年增185.7%。 3/25.最新SCFI貨櫃海運指與運價:908週跌1.37,-0.1%;遠東到歐:884美元週漲6美元+0.6%(20呎櫃TEU);遠東到地中海TEU:1606美元週跌45美元-2.7%;遠東美西FEU 40呎櫃週跌6美元-0.5%至1155美元;遠東到美東每2038美元週跌50美元-2.3%;近洋線TEU:194美元,週漲4美元+2.1%; 3/24.慧洋-KY每股配發現金股利6.5元,以去年每股獲利14.16元計算,配發率約46%,以今收盤價計,現金殖利率達10.2%。 3/22.裕民委託上海外高橋造船建造4艘19萬公噸LNG(液化天然氣)雙燃料NOx Tier III海岬型散裝貨輪,其中第4艘裕義輪,今在上海外高橋船廠舉行新船命名交船儀式,與跨國礦商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Plc.)簽署4艘LNG雙燃料動力散裝貨輪10年長期運務合約,是散裝業界首例 3/22.陽明示警 海運合約價恐「下修很多」 3/20.海关回应“在港口的集装箱空箱数量增加”:2月下旬以来,出口用箱量在持续增长 循環股看前瞻不由後視鏡決定 3/17.貨櫃運價指數終止連9跌!最新SCFI週漲3.17+0.3%至909.7;其中,近洋線漲幅最高,歐洲線、地中海線運價走高,美東,美西線跌幅縮小 ;遠東到歐運價週漲13美元+1.5%(TEU20呎/櫃)至878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TEU:週漲62美元+3.9%至1651美元;遠東到美西週跌2美元 -0.1%(FEU40呎櫃)至1161美元;遠東到美東週跌106美元-4.8%至2088美元(FEU);近洋線週漲10美元+5.5%至190美元(TEU) 3/14.長榮海運:年營收6272.8億元年增28.2%,稅後淨利3342億元,年增39.8%,eps157.9元,營收與獲利均創歷年新高,今董事會決議每股擬配息70元計配發現金股利新台幣1481億元。 3/14.VLCC运费突破10万美元/天 为五年来同期平均水平4倍 近日,超大型油轮(VLCC)现货运费价格突破每天10万美元大关。克拉克森公司分析师在上周五表示:“超大型油轮的现货运费价格已经达到平均每天10.39万美元,是五年来同期平均水平的4倍。” 3/13.今年海運業不妙?萬海Q4驚見虧損近0.4億元,配息5元,配息率僅15%,前年股息共12元,將發行總額不超過新台幣100億元無擔保公司籌資(去年全年稅後純益930.7億元,年減9.9%,eps33.17元,前年42.35 元) 3/10.经济衰退担忧加剧 美国今年头两个月集装箱进口量暴跌两成 今年1月和2月,以20英尺当量单位计算的入境美国集装箱总量为380万个,较2022年同期的478万个相比明显减少,基本和2019年同期的水平相当。 3/9.貨攬業者台驊去年財報:由於下半年運價反轉,全年稅後純益25.48 億元年減35%,eps18.03元,董事會通過配發去年下半年每股現金股利 5元,全年配息率56.4%,年化現金殖利率13.72%(去年上半年度盈餘分配現金股利5.17元已於今年1月初除息)台驊去年合營收282億元年減 21.7%,營業毛利55.98億元年減 31.1%,營業利益25.38億元年減 41.3%,稅後純益25.48億元, eps18.6元,每股淨值63.7 元。 去年第四季稅後純益僅1.16 億元,創2020 年第二季來單季新低,進2023年後,上半年仍靜觀其變。 3/9.陽明去年營收3758.99億元,獲利1805.9億元,eps51.71元,(前一年48.73元)。董事會通過每股配發20元股利,與2021年一樣,現金殖利率29.8%。 3/7.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涨3.18%,报1298点,为连续第十三个交易日上涨,过去一个月内累涨116%。 3/7.中國疫情重創當地經濟,解封後依舊不見起色還每況愈下;上游線束業者透露,在全球景氣持續逆風、台灣重量級代工廠南進東南亞等狀況下,中國沿海城市多個重要港口隨處可見堆積如山的空貨櫃,部分製造業甚至最長停工近半年,外貿訂單大減四成。 3/5.全球供應鏈掀起「脫中」潮,全球第三大貨櫃運輸公司-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 執行長Rodolphe Saade表示,隨美中關係惡化,美企縮減對中國供應鏈依賴,並在亞洲尋找替代航線,「有客戶告訴我們,他們不想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中國籃子裡」。 3/4.BDI連10漲;SCFI運價連8黑》亞洲線逆勢上漲14% 貨櫃、散裝股齊揚(波羅的海綜合指數BDI連10漲,最新3/2:漲46點4.2%到1145點,創1/5日來新高。貨櫃運價指數連8跌,SCFI週續跌15.6點跌1.65%至931 點,但亞洲線運價逆走揚,達14%。 歐洲航線每TEU(20呎櫃)運價865美元跌1.93%;美西線每FEU(40呎櫃)1200美元跌2.75%;美東線每FEU為2321美元跌2.93%;亞洲線每TEU:177美元,週漲22美元達14%。 3/3.產業鏈轉移空櫃堆8層樓高 中國貨櫃製造商停產... 3/1.BDI波罗的海散干货指涨11%,连9日漲,突破1000点,报1099点,该指数过去一个月涨65%。 (3/1.BDI 8交易日暴涨約90%) 2/25.波罗的海干散货BDI狂飙,本周狂涨345點64.1%(24日BDI涨67点到883) 2/23.波罗的海散干货指数涨21%,报816点,连涨5个交易日。 2/15.貨櫃運價,較去年高點跌85%(航運Xeneta:2月份從中國至美西 一標準40英尺貨櫃,運價1444美元,去年3月歷史高價9682美元,疫情大流行最嚴重時塞港普遍延誤和排隊已消失;航運集團馬士基已預測,貨櫃需求今年將降2.5%。) 2/14.全球贸易观察:需求下滑,航运价格较峰值下跌85%(据航运数据服务商Xeneta的数据,本月将一个标准40 英尺钢制集装箱从亚洲东部运往美国西海岸的成本为1444美元,低于去年3月9682美元峰值。不过长期航运合同价格依然高于疫情前) 2/13.長賜輪2021年擱淺蘇伊士運河釀損失,馬士基在丹麥對長榮提告,求償3億元丹麥克朗(約13億元新台幣)(長榮:長賜輪為長榮依論時傭船合約所租賃船舶,該艘租船擱淺案所衍生相關責任,應由船東承擔) 2/9.波罗的海散干货指数跌1.8%,一个月内接近腰斩,报592点,该指数在过去一个月跌48%。 2/9.高通膨消費需求低落,削弱美國家庭支出,零售商不再比照疫情期囤庫存,去年12月自亞洲出口美國貨櫃量 年減23%,大於11月21%,連第三個月超過20%降幅,全年減少4%至1964 萬個標準貨櫃,為三年來首下滑;各品項運輸量:家具12月年減28%,玩具在10、11月和12月旺季期,每月都暴跌50%,三個月總額甚比2019年同期還低;亞洲出口美國運費從去年8月出現兩年多來首跌,後加速降,船運費率已跌到三年低點,新造貨櫃價也跟著跌; 裝貨地點看,占比最高的中國10~12月,每個月都年減約30%,因應歐美需求降溫,零售商庫存過剩,中國一些工廠今年年節停工天數比往年長;即期運價1/13日止:上海到美西跌至每40呎貨櫃1378美元,是2020年3月來最低 ,東岸航線跌到2825美元,為2020年6月初來最低,一些航商減少運力,因運價高漲加開美洲航線小航商,退出市場;新20呎貨櫃:單價去年12月跌到2000美元,2020年1月來最低,只剩2021年6月鼎盛期約一半,可能續跌至約1500美元,因需求降與鋼鐵跌。 2/3.農曆年節貨量少,貨櫃海運運價指數跌幅擴大,SCFI新曆年來連4黑, 跌-2.2%至1006.89點,千點關卡保衛戰;各航線運價皆跌:遠東到歐每TEU/20呎櫃破千元-5.2%至961美元跌,遠東到地中海:每TEU-3.4%至1754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2.8%至1363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2.7%至2706美元,遠東到東南亞每TEU-2.5%跌至154美元。 2/3.慧洋-KY2637 1月營收13.3億元,年減30.96%,營業利益2.54億元,稅前盈餘為0.3億元,年減96.47%,自結每股稅前盈餘為0.04元;波羅的海運價指數1月跌55%,創3年來單月跌幅最大,其中,1/12日跌破千點大關,今收640點。 1/29.控制全球3分之1貨櫃運力的2M聯盟-地中海航運MSC和馬士基Maersk共同宣布,雙方同意於2025年1月起終止2M聯盟營運。業內人士研判,2M聯盟協議終止可能導致其他聯盟重組,聯盟分裂和重組恐成常態 1/17.大型港口營運業者杜拜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副執行長兼財務長Yuvraj Narayan16日表示,預計2023年航運費率會進一步下降15%至20%,隨著需求放緩,更糟糕情況還在後頭。 1/13.航線全下跌 運價指數面臨千點保衛戰(SCFI跌29.7點至1031.4點,從前週跌4.2%,本週再跌2.8%,航線全跌。中國已有工廠開始放農曆年假,貨物量不多。 1/10.勞工抗議事件去年對全球各地港口造成異常嚴重的損失,隨著經濟不確定性持續,今年全球供應鏈恐遭遇更大波動;海事安全顧問公司Crisis24說,「二○二三勞工抗議事件不太可能減少,事實上由於全球經濟條件沒有改善,情況可能更加惡化」。 1/10.長榮營收:12月291億元月減19.3%年減44%;全年營收6271億元年增28%,創史新高。展望2023年,隨海運新環保法規上路,長榮海運持續優化各航線規劃及營運策略. 1/10.萬海2022年12月營收114.58億元,月減11.8%年減50.7%;全年累計營收達2588.69億元,年增13.54%。 1/10.陽明2022年12月營收163.6億元,月減16.58%年減53.4%,全年營收3759.27億元,年增12.39%。 1/9.海運運費暴跌 價格緩解還須數月 1/9.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後脫險 航道恢復正常 入大淡季,指數直接崩 1/7.集运崩了!集装箱运费自2021年高点已经跌了接近90%。 1/7.SCFI跌46.4至1061.1,上週小漲0.04%,本週跌4.19%大黑吃小紅。僅遠東到地中海線由跌轉漲,但遠東到歐洲線、遠東到美西線則由紅翻黑,而遠東到美東線跌幅最深,達7.2%。運價再翻黑,主因中國華東區很多工廠已放假過年,貨量少。 1/7.國際承攬業者中菲行5609營收:12月22.92億元月減9%,年減50%,全年營收40.8億元,年增5%,再創史新高。中菲行指出,去年12月營收走跌,主因國際經濟景氣疲軟,廠商清理庫存,國際運輸需求疲弱,但由於各國旅遊限制放寬,國際旅遊大幅增加,客機腹載貨量因而增加,國際海運市場亦未見需求回溫,繼續面臨供大於求的挑戰…… 入大淡季,指數直接崩 1/5.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史上最大跌幅,和大宗商品价疲软預示经济衰退风险正上升(該指数是衡量全球航运和经济健康重要指标之一,运价整体指数暴跌17.5%至1250美元,为1984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其中,追踪好望角型船运价BCI指数暴跌27.7%至1635美元,为四个多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23-1/1.貨櫃業從雲端跌到地獄?中國有碼頭空箱占比逾90%
++++++++++++++
22-12/23.貨櫃海運景氣後市,長榮海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 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3年預估供給成長約8%,需求成長2.7%,不過明年新環保法規實施,其中受到船舶碳強度指標Carbon Intensity CII 影響約有10%艙位,艙位增加不如想像中那麼嚴重,但景氣走勢仍要看烏俄戰爭,「只要烏俄戰爭一結束,就會反彈」,近期亞洲到北美貨量滿載,貨櫃業者已陸續通知客戶,明年1月將調漲遠東–美國線的綜合費率附加費(GRI),每40呎櫃調高1000-2000美元。預期過年前可能有小幅回升。近期貨量有回升,主要是中國封控結束,裝載比11月好很多,有機會在農曆年、1月作運價恢復計畫;中航:預期在中國脫離疫情高峰、最快明年第二季可見復甦, 12/23.長榮海運斥資逾44億元造櫃 12/20.台船取得高雄輪船1.5億元標案 明年底陸續交船 12/12.今年全球集装箱海运量也总体呈现回落态势,据克拉克森预测:2022年,全球集装箱海运量2.07亿TEU,年降0.3%;“相比往年3%~5%的增速,今年呈负增长态势;集运市场走入结构性运力过剩:集装箱船进港堵塞等候从过去20天缩短至2天;目前,全世界运力规模已达2500万TEU。Alphaliner:2023年将有近240万TEU新船运力交付,而今年约110万TEU。2024年,預計增280万TEU新船运力;2023年运力过剩预计超10% ,在过去七十年发展历程中,每当世界经济减速或航运公司扩大船队规模时,价格战便如影随形;2023年,集装箱运输全行业盈利的时代将迎来阶段性落幕,可以预见的是,长约(固定期限内价格不变的约定)大幅降价成为必然。行业最大未知因素是IMO(国际海事组织)于2023年1月1日生效的碳强度新规将会如何影响船舶有效运力供给。SEEMP(船舶能效指标)、CII(碳强度)等是IMO航运短期碳减排措施的重要“利器”,航运企业提升能级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研发双燃料动力船,使用清洁能源;二是通过降速或加装设备减少能源消耗;三是购买碳税,抵消排放量… 12/16.SCFI跌14.8點至1123點,連26週下滑,不過,週跌幅從上週的2%,再進一步縮小至1.3%,繼上週遠東到地中海線上漲,本州遠東到歐洲線也傳出運價翻紅好消息。 12/16.萬海:終端需求未好轉 農曆年前小高峰沒有去年熱絡 12/15.萬海3艘新船陸續交付 投入亞洲線 12/13.超越韩国,中国造船企业包揽全球67%的订单(自10/1日来,全球新造船订单共计108艘,10000载重吨,890万总吨。此期间,中国造船企业共接获新造船订单60艘,共计600万总吨。相比之下,韩造船企业共接获新造船订单34艘,共计330万总吨。航运界网消息,据劳氏日报报道,至目前,第四季度的新造船订单一直由中国造船企业主导,中国造船厂接获全球67%的新造船订单,高于第三季度的37%。 12/12.中国船东协会:集运回归、油运可期 航运业打响清洁燃料卡位战 (船东协会表示,油轮运输、气体船运输、滚装船运输市场在未来两三年被看好,航运业在节能环保与船舶智能两大领域会有巨额投入) 12/12.受惠於韓國船廠已被預訂一空,中國正在快速進軍新建液化天然氣 LNG油輪市場,如擁有建造大型LNG油輪經驗的滬東中華造船廠今年就拿下了163艘新天然氣運輸船創紀錄訂單的近30% 12/5.散裝:慧洋11月合營收17.2億元,稅前盈餘2.82億元eps0.38元,前11月合營收233.9億元,稅前盈餘104.8億元,eps14.03元,歷史同期新高。(旗下總計140艘船舶,平均船齡約7年,2023年1月份兩大環保法規上路再淘汰舊船,前瞻受中國解封,俄烏戰與經濟衰退影響) 典型循環股海運股踹底的越悲慘越多時,財報再踹時,就要開始反向思考, 11/30.从“一箱难求”到空箱堆港,“海上印钞机”突然遇冷(11/30.中國大量空的貨櫃推積在廣州、鹽田和蛇口等港口,相較於去年的貨運熱潮,現在的情況已經完全逆轉) 11/29.聯合國機構貿發會議表示,由於經濟動盪、烏克蘭衝突和武漢肺炎大流行病的影響,削弱了貿易前景,2023全球航運活動的步伐將失去動力。 11/23.比亚迪为何要买船? 比亚迪或将斥资 50 亿元订造最多 8 艘汽车船,以应对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运输需求,预计从 2025年开始陆续交付 11/18.SCFI貨櫃運價指週跌9.5%至1306.45點,微幅擴大,連22週跌,遠東至歐洲跌逾20%。 11/17.萬海老董︰景氣沒那麼糟 明年Q2會好轉 11/12.運價連21黑SCFI:1443,週跌135.9,跌8.6%連21黑。其中,遠東到歐每TEU20呎櫃跌最大16.2%,為連兩週跌幅超過16%;而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跌幅13.6% 11/9.長榮營收:10月456.5億元,月減9%年減13.4%,創2021年7月來新低,前10月5619億元年增45.5% 10/9.陽明營收10月239.9億元,月減14%年減29%創2021年5月,17月來新低,前10月3399億元年增28%; 陽明表示,儘管消費者因應年底購物季來臨續支出,企業與零售商庫存充足情,預期全球通膨高漲壓力導致需求成長動能疲軟,對商品需求正減緩 循環股供給過剩 11/7.萬海第四季交船旺季,除萬海最大船型13,100TEU新船「虹春輪」10月底交船,12月一艘「東春輪」同型船交付,11月8日起陸續3艘3013 TEU交船。新造船是委由日本聯合造船公司吳船廠建造3013TEU系列貨櫃輪中三艘。 11/7.新航副總裁:2023年機票將會降價 11/2.航运巨头马士基警告:经济衰退迫在眉睫!全球海运市场需求或将疲软(馬士基Q3財報:海運價格高昂,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EBITDA達109億美元 年增60%,高於預期; 但警告 隨需求放緩、全球經濟開始衰退,Q4收益將開始下降航運業風暴將來臨;今年迄今股價已下跌逾36%.) 10/30.貨櫃運價指數連19黑!最新一期SCFI挫至1697.65點,週跌81點跌幅約4.56%,前一週跌幅1.9%,預期跌幅逐漸收斂落空。 10/28.中远海控:将其持上港集团14.93%股份以189.4亿元,转让给公司;将其持广州港3.24%股份以7.79亿元转让给公司;控股子公司东方海外及中远海运集运附属公司分别与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大连中远海运川崎签造船协议,以每艘約2.4亿美元计订造12艘24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订造船舶总价28.78亿美元。Q3净利324.6亿元,年增6.4%。 油氣運價 2)110/25.油运高景气:VLCC日租金近8万美元(2022年Q3来,VLCC日租金续升,10/21日未安装脱硫塔船舶日租金7.9万美元/天,市场景气处高位,中东-中国单桶运费来看涨至2.4美元/桶,突破7,8月高点(10/20. LNG船日租金45万美元,续创史新高) 1)***10/21.JL:油氣價反應俄侵烏戰,歐能源大降俄依賴,原早飆價與運價,近已大回落,慢拍才要炒油氣船運價期,還有肉嗎?反轉撤不及會高套!:如戰緩則供給大過剩,油氣價崩,船運價亦崩,且期價崩遠在運價崩前) 10/21.过去二十年有两次航运超级牛市,“需求意外”叠加“供给瓶颈”,将提供油运“超级牛市”期权。 摘.“超级牛市”成就航运股巨大绝对收益;过去二十年,航运市两次超级牛市:2007-08年干散超级牛市与2020-22年集运超级牛市,背后均为“需求意外”叠加“供给瓶颈”,而每次都令相关航运股股价数倍上涨;油运是长期需求弹性最有限航运子行业,当下,油运市具“超级牛市”期权,俄侵乌戰打破全球原油贸易均衡,对俄制裁,引发全球油(天然氣:氣)运贸易重构或导致油(氣)运“需求意外”;而未来两年全球船厂订单趋饱和,油轮“供给瓶颈”隐现. 海運旺季大不旺 2)10/25.耶誕節前9月至12月傳統海運鋪貨旺季,海运成本大降84%,货运公司濒临亏损,美国重要港口集装箱量跌至金融危机同期最低,随着进口集装箱数量大减,美国卡车运输公司也感受到寒意,市场预计,随美经济可能陷长期疲软,卡车运输行业可能面临大洗牌。
1)10/16.貨櫃運價雪崩,航運公司大規模停航盼止跌損,貨櫃運價第三季旺季反常走跌,10月也沒止跌跡象(10/14日SCFI已跌至1814點,較年初跌近7成,運價重摔,危航運公司成本價,祭停航盼止跌。9~10月期,遠東到北美和歐航線船舶減254航次,其中,到美西減28%,到美東減21%,到北歐減17%,到地中海減18%;上海至美西40呎櫃運價跌幅近80%最大,從今年2月高點8117美元跌至2097美元;上海至歐標準櫃從1月高點7797美元跌至2581美元,跌幅近70%)
10/7.長榮營收:9月502億元月減12.6%年增5.5%,前3季5162.6億元年增54.85%。萬海航運營收:9月186.2億元月減12.66%,年減27.7%,前3季2194.6億元,年增39.5%。
10/7.陽明9月營收279.7億元,月減20.3%年減15.8%(9/30.SCFI:9月30日當週指數1923,跌破2000點關卡,週跌149點跌幅7.2%,連16周走跌,且主航線仍續全數走跌,月跌32%,跌幅擴大。西北歐線運價每20尺櫃TEU2950美元月跌31%;地中海線運價為每TEU 2999美元,月跌37%,美西線運價每FEU 2399美元,月跌39%,美東線為每FEU 6159美元月跌26%。時序逐漸進入淡季,歐美大型零售商在積極去庫存)
10/12.歐洲搶能源!LNG船日租金近40萬美元創新高
10/6.海岬型指數漲逾13% 散裝航商看好第4季市況回溫

9/24.SCFI週跌240.6-10.4%至2072點,連15週走跌,創2020年11月27日來新低,2000點關卡保衛戰。主航線仍全數走跌,其中,美西線每FEU(40呎櫃)再跌12%到2684美元,跌破3000美元。
9/23.9月23日,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跌至2072,較年初跌約6成。上海至美西40呎櫃運價回落至2684美元,較年初跌近7成;上海至歐洲20呎櫃運價回落至3163美元,較年初跌了將近6成。上海至新加坡20呎櫃海運價僅386美元,較年初跌74.1%,扣成本後,實質負數
9/21.油运费率高位继续飙升:VLCC日租金突破7万美元(中信期货统计:未安装脱硫塔的VLCC型日租金7.01万美元/天,环比涨40%。中东到远东的单桶运费达到2.2美元,突破前期高点)
9/20.蘇伊士運河通行費漲價10至15% 分析師:將轉嫁給客戶
9/16.貨櫃運價連14週走跌,惟跌點,跌幅減(週跌9.7%,較前週跌10.03%縮,但主航線仍全數走跌,美西線跌續超12%,差50美元就要跌破3000美元 ;遠東到美西週跌12.45%到3050美元(FEU40呎櫃),遠東到美東週跌7.6%到7176美元(40呎櫃).
9/15.铁路大罢工“胎死腹中”,美国铁路公司与工会达成一项临时协议
9/12.塞港解除!美西港口等候靠港從100艘銳減至10艘
9/8.陽明8月營收350.9億元,月減4.52%,年增7.03%,史單月第7高,前8月營收2879.9億元,年增45.6%
****9/7.長榮減資參考價187元 919恢復交易
9/7.運價走低、歐洲港口工人罷工等因素,長榮海8月營收574億元,月減8.5%,終止連3月月增,年增14.8%,累8月營收4660億元,年增63.1%。
9/3.法國貨櫃巨頭達飛海CMACGM ,Q2獲利淨利76億美元年增翻倍(去年同期35億美元,Q1:72億美元)警告消費支出疲軟,正在抑制航運需求和運費。
9/3.SCFI貨櫃航運價,週跌306.6至2847.6,跌達9.7%,再創疫情來單週最大跌幅,且連12週跌,美西線暴跌22%,各主航線跌幅都超4%(9/2.運價走跌 貨櫃3雄續破底)
9/1.嘉里大榮:今年貨量下滑10% 未看到明顯反轉訊號

***8/30.疫情來首降評,本土法人降貨櫃三雄評等為中立,EPS:長榮今年67.7元,明年26.4元;陽明今年56.1元,明年22.3元;萬海今年38.7元,明年13.9元。 8/29.陽明、長榮...苦日子在後頭?陶冬:美國訂單偏軟、歐洲更是災難,船運業不景氣只會越來越深
8/26.SCFI重挫 創疫情來單周最大跌勢 美西線運價暴跌11%(8/27.法航運龍頭:因需求降溫 全球運費估全面下滑)
***8/25.證交所公告長榮海運現金減資6成,舊股9/7~16日停止市場買賣,新股9/19日上市買賣,舊股終止上市;
8/23.航運旺季正要開始 DHL:擁堵看不到盡頭
8/20.SCFI運價連10跌 美西線續崩6%(8/13.運價連9跌 貨櫃海運Q3旺季不旺;8/11.國際海運價格大跌 從「一艙難求」到「船搶貨」)
8/15.運價連九跌、海運旺季蒙陰影 長榮回測百元關(四大主力航線全部走跌,尤以美西線最慘,美東、美西線跌幅都擴大,旺季效應恐將落空;四大航線中,美東線跌幅較其他三大航線小,每FEU(40呎櫃)來到9,106美元,續跌224美元,跌幅為2.4%;美西線下跌346美元至6,153美元,跌幅5.3%。
8/11.eps:陽明:Q2:15.9元,Q1:17.35元,去年Q4:16.33元,創史單季第3高;Q2貨櫃三雄獲利,僅長榮創高,陽明創第3高,萬海Q2 eps10.74元,創史第4高。
8/10.萬海7月營收239億元,股價2度與長榮打平(月減5.5%年增17.8%,史單月營收第9高;累營收1795億元,年增67.9%;7月份SCFI呈緩下調
8/3.航运巨头马士基Q2营收创新高,净利润同比暴涨130%,警告集装箱需求放缓(营收增长至216.5亿美元新高,年增52%;EBITDA增至103亿美元年增103.93%;EBIT为89.9亿美元年增至120%;净利润86亿美元,年增130%,上半年,净利润154亿美元,年增138.7%,董事会决定在2022-25年间,将股票回购计划由每年25亿美元提升至每年30亿美元)
7/30運價連7跌 貨櫃3雄財報撐腰(最新一期主航線運價全走跌, SCFI:3887週跌108.9點,跌2.7%,連第7週走跌,近洋線東南亞到新航線又蟬聯跌幅最深,繼上週跌3.6%後,新一週跌4%l破1000點)
7/28.俄烏戰爭推高需求 油輪價格半年飆近60%
7/22.美西港口6月貨櫃運送量 創百年最佳紀錄
7/16.貨櫃運價跌不休 美西線跌破7000美元,SCFI4074.7點,週跌69點-1.6%,除主航線運價全走跌外,遠東到美西航線每FEU40呎櫃更是跌破7000美元到6883美元,跌幅3.3%。
7/11.海運高運價失色 長約價跌20%
7/11.萬海6月營收253億年增41.45% 創歷史第3高
7/8.長榮營收:6月603億元月增3.2%年增59.8%,單月首破600億並創下史新高,Q2:1750億元,季增2.4%,年增75%,上半年3458億元,年增82%,分別刷新單季,半年度營收歷史紀錄。美系外資重申長榮「加碼」評等,目標價上看208元;亞系外資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上看215元
7/2.長榮海狂跌,漢來認賠賣1千張虧3460萬元 7/2.長榮、陽明慘貼息 股價創1年新低 7/2.歐洲港口塞爆!待出口至美的汽車和傢俱堆積如山
6/23.花旗:航運9月觸頂,看壞長榮「賣出」目標價160元降至70元,陽明海運因高股息殖利率維買入,但目標價從186元降至116元
6/23.台驊續買陽明3000張:自6/20~23 ,均單價109.4元斥資3.3億,已持陽明2萬張;中 環6月/20~23.買長榮3620張均單價104.7元總金額3.8億元,總持長榮7733張計9.47億元 (5/19.台港務局5/13公告賣陽明1萬張;5/19.台驊今公告迄5/19已再買陽明2800張,均單價115.6元共3.2億;5/20.中環昨公告4/12到昨買長榮2360張,均單價139.7元共3.3億元
6/20馬士基CEOSoren Skou:隨世界經濟增長停滯,上半年運輸量將會下降,速度會很快,沒看到美歐製造商客戶將生產轉移回歐美,相反地,這些客戶正在亞洲尋找更多供應商,因此很難在短中期看到世界生產消費品方式發生劇變
6/17.拜登簽署海運改革法 致力解決港口堆積貨物(6/14.美國會本周將審海運改革法 運價恐遭打壓)
6/9.全球航運業出現衰退徵兆 小摩:美國消費萎縮是主因
6/8.美中貿易量暴跌,航運公司高運費保衛戰(美國零售商庫存過多,導致進口需求急劇降,貨櫃即期運費也大滑,中國到美西貨櫃即期運費已月減41%至9,630美元;自5/24來,從出發港計,運往美國貨櫃進口量減36%以上;疫情期暴增貿易需求,低迷十年全球航運公司紛訂新船大搶疫情後貿易財,但戰爭通膨需求降,恐供給過剩
6/10.長榮昨5月營收584.6億元,月增4%年增69.75%,創歷史次高,僅次於3月586.7億元歷史新高 6/7.芯片、航运、化肥,全球三大涨价主力起 6/7.長榮、陽明的麻煩來了?海運徵「碳費」第一槍,恐吃掉 13% 利潤 5/30.長榮總座謝惠全:今年 淡季低點已度過
5/30.〈商品報價〉BDI周線跌近20% 七周以來首度收黑
5/27.大股東續賣陽明 繼台灣港務後、台航也要賣6000張 5/26.陽明、萬海海運加入絲路聯盟
5/25.中信建投:海運最壞時期已過 可望迎來二次起飛
5/24.美西碼頭勞資談判暫停+中國搶運+下半年運價看漲,萬海鎖漲停,貨櫃三雄樂(航運成交比放大至3成)
5/24.為何投資長榮、陽明?台驊顏益財:對其他產業不內行
5/22.SCFI為4162.69點週漲14.86點+0.3%,終止連17週走跌(遠東到美東持平,遠東到美西則小跌12美元,餘微漲) 5/21.高盛警告:中國重啟港口 恐引爆新一波供應鏈瓶頸
5/19.在全球第五大貨櫃航運商赫伯羅特Hapag-Lloyd:作下半年運價驟減示警後,貨櫃三雄股價續走低,繼陽明、萬海 長榮接連跌破年線後
5/20.散裝慧洋藍俊昇:全年船舶換約漲幅30% 上修到40%
5/13.出口盛况正落下帷幕:当前运价指数,综合指数与四大航线的出口集装箱运价均回落,尤其是最高的欧洲航线运价指数也出现高位回落
5/7.長榮Q1財報:營收1708億元年增89.9%毛利率達70%,單季獲利1013億,eps19.16元(市場預估17元),營收,獲利及EPS皆創單季史新高;4月營收562億元年增1.02倍月減4.2%史第三高,前4月營收2270億元年增92.88%。
5/5.馬士基Q1獲利創新高 Q2預估獲利相當
5/4.航運集團馬士基將於本週結束時,完成最後一批貨物運往俄羅斯作業,並認列因俄烏戰爭首季減損7.18億美元的資產損失
5/4.供應鏈問題難解 全球5分之1貨櫃輪仍卡在港口
4/29.貨櫃航運價格連15週走跌 遠東到美西運價微漲(SCFI週跌0.4%18.6至4177.3,連15週跌,跌幅已縮小。遠東到美西運價連3週持平後,本週走高,每FEU(40呎櫃)7888美元,週漲0.3% 28美元;東南亞航線因中國封城運價跌1.3%;遠東到美東每FEU1.29萬美元,週跌0.1%16美元;遠東到歐洲每TEU (20呎櫃)週跌0.5%32美元至5984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TEU週跌0.2%19美元至6671美元;遠東到新加坡每TEU週跌1.3%14美元至1001美元。
4/28.海运巨头陽明:全球供应链瓶颈出现缓解迹象(目前洛杉矶和长滩港口外等候船只已从今年稍早100多艘锐减至40艘以下;IMF预计今年全球贸易增速将放缓至5%,远逊去年10%;明年海运市场不确定性主在市场能否消化过去几年建造的新船,明年供应增长将比今年高出一倍,且将超过需求)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8149
427.“全球贸易风向标”马士基:今年全球集装箱货运量可能下滑,但费率会走高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8031
4/22.SCFI連14跌,至9個月來新低 航商5月調漲GRI 運價正醞釀反彈
4/22.上海封城運力下滑 貨櫃滯港長達12天( 貨物從港口運往目的地平均花費約12.1天,遠高於3月底4.6天)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901985
4/18.中國疫情攪局、美消費低迷 貨櫃航運恐轉下行
4/17.供應鏈打結!中國貨物運往美國倉庫要花4個月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95649
4/16.上海港貨櫃堆積如山 馬士基暫停冷藏貨櫃訂單
4/15.貨櫃航運價格連13週走跌 美東線連2週上漲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94471
4/11.萬海3月合營收243億元年增89.8%,月增2.68%,Q1合營收805億元,年增108%,季增14%,再創單季新高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89705
4/11.陽明3月合營收378.6億元月增13.9%,年增80%,Q1合營收1067億元,季增3.1%,年增71%,單月和單季皆創史新高。陽明認為,疫情與俄烏戰爭發展情勢未明,及全球通膨拖累經濟復甦的疑慮,將是影響航商未來營運之不確定性因素。另受國際情勢影響,國際油價高漲推升燃油成本,並造成高低硫油價差擴大,陽明已有燃油附加費徵收機制反應油價變化,且目前安裝脫硫塔之船隻比例約占整體船隊1/3)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89758
4/8.上海港貨櫃堆積如山 交付延誤,未來幾月運費恐漲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86571 *****4/7.台驊:長榮股票3/16.以151元出清,今公告以均單價128.5元買回1500張,計1.93億元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85733
4/7.Frontline和Euronav合并后新公司总市值将超过42亿美元,相当于369亿克朗。船队覆盖69艘VLCC、57艘苏伊士型油轮和20艘LR2/阿芙拉型油轮,共计146艘油轮,意味着,新公司成功登顶全球VLCC和全球油轮船队第一宝座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6274 循環股頂峰,成長動能已有限
3/30.油價有望穩定下滑 示警明年海運市況恐供過於求(運價不易再大幅成長 估今年維持高檔震盪)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844281
3/29.俄烏戰爭+中國疫情 全球供應鏈再面臨威脅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75110
3/19.長榮減資6成 專家:洗小股東出場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06643
****3/16.台驊賣長榮2000張賺2.06億;從「一張不賣」到「一張不留」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61909
3/16.睽違近5個月 長榮再度列入當沖警示股(近6營業日當沖成交量總成交量比率63.36%,且3/15日當沖成交量占該日總成交量比率61%,另有所羅門2359,嘉晶3016,高林2906,惠光6508,博智8155 )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62072
3/16.陽明每股獲利王 本土法人目標價309元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61060
3/15.馬士基老董說話了:俄經濟將多年不景氣 退出是對的
3/12.烏俄戰事影響貨櫃航運 貨主觀望, 歐洲運價跌幅近5% SCFI為4625週跌121.9-2.5%,連8週走跌,主航線都走跌,以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為7019美元跌幅近5%最高;遠東到地中海運價週跌181美元,每TEU為7073美元跌2.49%;遠東到美西航線每FEU(40呎櫃)運價週小跌5美元8105美元;而遠東到美東每FEU上週減44美元跌0.4%至1.0634萬美元;遠東到新加坡每TEU週跌42美元-3.5%至1153美元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05349 得雞賠牛股
3/11.收盤價計算長榮、陽明、萬海的現金殖利率分別為11.3%、14.9%、9.7%。
3/8.營收:長榮:2月553億元月-2.7%,年增86.7%前2月1121億,年增93%
2/27.俄掐住歐亞大動脈 黑海到地中海油輪每日費率飆漲9萬美元
2/25.SCFI為4818.47點,較前周下跌127.54點,跌幅2.5%,連續6週走跌。 如幾月前的前瞻分析預期,農曆年假停工,運貨少下修
2/18.SCFI週收4946,週跌34.9點,-0.7%,連5週跌,主要航線中,僅遠東美西回升,運價每FEU(40呎櫃)週漲0.8%63美元達8117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跌1.37%152美元到1.087萬美元;遠東到歐洲每TEU(20呎櫃)週跌0.3%25美元到7652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週跌0.2%19美元到7416美元;近洋線每TEU跌4%62美元到1403美元;業內認為,運價下修主因農曆年工廠出貨少,預期元宵節後中國各地工廠陸續開工,運價可望止跌走揚.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34060
2/16.萬海1月份營收325億元月增40%年增140%,創史新高創 !本土法人估全年每股獲利70元,調高目標價至426元,(今日收盤價183.5元) https://tw.appledaily.com/....../VDRLSJ6FXZCGJEFSDODUENQBOA/
2/10.馬士基:運價漲勢只能維持到上半年 (預計2022年收益將與去年持平,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基本收益 EBITDA約為240億美元, 略低於分析師預期244億美元,主因是供應鏈中斷導致運費飆漲情況將延續到上半年)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24568
2/9.人氣搶搶滾 航運股占比衝上25%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99493
2/8.美西碼頭罷工若失控 航運費恐漲翻天
2/3.中國鐵礦砂需求放緩 乾散貨運價暴跌90%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19829
1/18.南韓罰操縱運價,:長榮 萬海等23家航商共8,100萬美元 https://udn.com/news/amp/story/6809/6041868
1/16.自.供應鏈瓶頸難喘息 Omicron+碼頭勞工變數多
1/13.美国供应链压力卷土重来!港口拥堵程度创历史新高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49609
1/10.塞港拖累運力 萬海上月營收不如預期強12月營收232.5億元,月增1.6%年增107%,意外只創史上第四高,低於Q3之8,9, 10月;去年全年營收2280億元年增178.5%是2020、2019年總和,仍繳出史上最佳成績 https://ctee.com.tw/news/industry/578855.html
1/10.塞港拖累運力 萬海上月營收不如預期強12月營收232.5億元,月增1.6%年增107%,意外只創史上第四高,低於Q3之8,9, 10月;去年全年營收2280億元,年增178.5%是2020、2019年總和,仍繳出史上最佳成績 https://ctee.com.tw/news/industry/578855.html
1/5..張國華及配偶鉅額申報轉讓 20.69萬張予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受託信託財產專戶,轉讓市值為290.8億元。長榮股價待觀察
造船多久交船,等交船,海運又入地獄!
1/2..2021年全球新船訂單4573萬CGT(修正總噸),排名第一中國2280萬CGT,佔總量50%;排名第二韓國1735萬噸CGT,佔總量38%;中國狂攬集裝箱船訂單,韓國主承攬高附加值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等訂單,韓3大船企訂單量超過全年目標值145%
******21--11/12.台驊顏益財:貨櫃非景氣循環股
+++++++++++++++++++++++
海運造船21J~
海運泡沫化(本土法人目標價:萬海413,長榮372,陽明356);台驊顏益財:貨櫃航運不是景氣循環股魔咒
21-12/28.航海王船票換鈔票!台驊處分陽明2400張狠賺2億 水手哀:一張不賣悲從中來 (說好的"ㄧ張不賣奇蹟自來,反向加碼綿延不絕"呢?)( 循環股老闆否認魔咒:11/11.自.台驊顏益財:貨櫃航運不是景氣循環股7/15.自.台驊放棄原計劃參加陽明現增案);
海運用這漲,但大淡季在即,農曆年大停工在即,...
12/28.工会强势拒绝延长合同,美港口疏通无望!
12/26.澳洲空船傾巢出 散裝輪要當心(中報復澳,從2020年11月起禁澳煤進口,澳港口只有裝煤設備沒缷煤設備,運煤船沒回頭路,它國也沒市場可消化這些煤炭,運煤船只能留中國外海等;中國10月份起開放等近1年澳運煤船缷貨,中國官方資料,10月至11,共進口677萬噸澳煤,約至少有100艘散裝貨輪空出來削價搶貨)
12/24.海岬型運價疲軟 BDI連11跌
12/24.自.馬士基估農曆年節 塞港、缺櫃仍持續
12/22.香港物流大亨趁行業盛頂大換現
12/22.马士基斥资36亿美元收购亚洲仓储巨头利丰物流(利丰大股東持78.3%,2019年淡马錫3億美元收購21.7%,當時利豐估值14億美元;两个月前马士基斥资10亿美元收购德国货运代理公司Senator ,扩大公司规模较小的航空货运业务;2017年以40亿美元收购Hamburg Sued)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47927
12/16.美西港外排滿貨輪等卸貨 11月貨櫃進口量卻銳減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770667
Q1大淡季
12/15.台股今量縮,貨櫃三雄回神,終場長榮、萬海、陽明漲幅介於2-5%,成交金額161.07億元、122.87億元,76.9億元,為台股成交值第1、3、4名,運輸股成交占比達20.44% 明年第1季勢必追趕訂單。
12/7.穆迪:航運業獲利高點已過 明年成長會減速
12/6.長榮盤中股價創2個月新高 運輸成交占比放大到27%
12/3.海运紧张真缓解了吗?短期运费下降,但长期运费飙升(11月全球平均长期合同海运价涨16%年增涨121%。飞涨的运价为顶级集装箱公司带来巨大利润,但似正侵蚀全球增长。
繼續硬凹
12/2.本土法人最新長榮報告:貨櫃海運Q1淡季不淡,Q2勞資爭議,估 2022年獲利成長,eps56目標價 365 元,維買進評等。
12/2.《彭博》報導,分析師指出,馬士基公司今年淨利有望突破歷史新高,達170億美元,公司決定撥出8000萬美元給員工當獎金
12/2.船運新隱憂!中國航運數據消失 恐成詐欺溫床
12/1.BDI創1個月來新高 散裝股漲跌互見
11/30.達飛海運砸錢獎勵貨櫃淨空 紓解美西塞港
11/26.SCFI 週漲46.8+1.02%至4601.9 ,近洋線每TEU,漲114美元11.3%到1124美元,遠東到美東線止跌回升0.11%,遠東到地中海,美西線持平,遠東到歐航線每TEU跌3美元. 11/27.空貨櫃佔滿美西港口 塞港更難解 11/25.強制船員隔離7週 中國清零政策恐再重擊全球航運 11/24.美貨櫃塞爆港口創紀錄 10月平均滯留時間逾7.6天 11/22.种种迹象显示,全球供应链危机最糟糕的时期已过了 旺季將過(利用媒體炒股到顛倒事非) 11/19.旺季到 貨櫃3雄調高近洋線運價 11/19.SCFI揚1.17至4555,航線:近洋線,地中海航線走揚,美西平,歐,美東走跌:遠東美東10415美元,週跌174美元-1.6%;遠東到美西7552美元週跌8美元-0.1%,遠東地中海7234美元,週漲27美元+0.3%. 海運,鋼鐵.... 11/17.運價銳減 BDI下挫6%至5個月低點 恩感節購物旺季在即 11/14.美加州「塞港」嚴重!數量,天數創新高 83貨櫃船排隊等入港(平均等待卸貨期已升至16.9天,2個月前2倍) 11/12.BDI指數1個月崩跌50% 11/12.美西線創新高 貨櫃運價指數終止連4跌 SCFI最新週貨櫃運價綜指漲18.12+0.39%至4554,雖歐,地中海航線運價仍跌,但美東線運價轉揚,美西線更每FEU大漲269美元4.16%達6730美元,連4週走揚,更刷新史新高;遠東到美東每FEU:10589美元漲161美元+1.5%;遠東到歐每TEU7560美元跌77美元-1%;遠東地中海運價每TEU7209美元,跌62美元-0.8%;亞洲線每TEU978美元+1.3%。 循環股老闆否認魔咒 11/11.台驊顏益財:貨櫃航運不是景氣循環股 11/11.盤中運價重挫消息,午盤後貨櫃股價急跌,長榮一度跌停108元,終場-8.75%跌10.5元至109.5元,陽明尾盤一度跌停,收跌9元-7.83%至106;萬海跌停收159元; Q3財報:陽明稅後508億季增47%,eps14.88元(長榮15元,萬海14.57元),前三季稅後1098.9億元,eps32.73元(長榮30.27,萬海28.37),成貨櫃三雄前三季eps獲利王. 11/11.自.拜登撥款170億美元 改善老舊港口設施 11/9.本土法人列7大理由 長榮目標價上看372元 11/5.自.蘇伊士運河通行費漲價!明年2月起調漲6% 11/3.自.慧洋營收10月20.9億元月增22%已連7月創史新高,單月營業利益達11.1億元,月增37%,營益率亦同創新高,由上月47%增至53%,eps1.38元,前10月eps 8.27元; 近期波羅的海乾散貨海岬型指數BCI修正,10月底相較10月最高點跌幅58%,慧洋主要船型以載運穀物等中小型船舶為主BHSI指數,10月底相較10月最高點跌幅僅4.36%,且10月平均仍較9月增8.11%. 11/3.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大宗商品海運價指數)大跌9.3%至2892,较10月高点5650点跌近50%,且连第十交易日下跌 https://wallstreetcn.com/livenews/2070294 10/29.SCFI最新週貨櫃運價綜指跌16.11點至4567-0.35%,值得注意是:美西線本週+1.11%,連2周走揚,歐線運價也走高,+0.3% 10/28.中環25日才認賠陽明2.2千萬 ,27日後再砸3.2億買長榮(皇翔建設處分萬海,長榮部分持股,虧損超過8500萬元);貨櫃三雄長榮,萬海,陽明今年7月創史新高(分別233,353,234.5元),後迅反轉崩跌,3個月來,重挫超過6成,長榮與陽明跌回百元以下90元徘徊,萬海摔至160元盤整。 10/27.为解决港口拥堵,拜登放大招:罚款! 10/23.SCFI:跌4.68-0.1%至4583.39,為連第2週走跌,不過,美西線止跌回升,價走低;遠東到歐運價每TEU 週跌21美元跌0.5%至7666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跌39美元-0.5%至7335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週漲14美元+1.99% 至6343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 週跌156美元-1.4%至10544美元;亞洲線每TEU 週跌2美元-0.2% 至961美元. 股價大跌三個月成大山峰後,BDI慢拍跟上開始成山峰 10/19.波羅的海綜合指數( BDI)連跌7 交易日, 18日再跌 122 點-2.51%至 4732 點。 10/16.SCFI:回跌59.5-1.2%至4588,主航線運價全面走跌,運輸股成交占比14% 創近新低, 遠東到歐運價每TEU 週跌27美元跌0.3%至7687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週跌74美元-0.9%至7374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週跌152美元-2.38% 至6219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 週跌414美元-3.7%至10700美元;亞洲線每TEU 週跌10美元-1% 至963美元. 10/13.萬海9月營收首破250億元達257.6億元月增4.4%,年增2.64倍,再創史新高,前9月營收1573.6億元年增1.91倍。 10/12.跌破現增價46元! 四維航現增喊停 運輸股現增價全跌破 10/7..BCI破萬點 散裝股全數走揚 10/6.亞洲美國貨櫃運價暴跌 長約價仍在漲 10/6.丙種融資齊斷頭?航海王股價恐再下探 10/5.海運前瞻:跟3個月以前,要入旺季,記憶體面板現貨價開始松動時,ㄧ些死多,稱短期現象,仍然喊看好,股價卻作成大山峰,ㄧ去不回崩跌而下,再也看不到原高價, 10/5.节前突然大跌,海运费会是“假摔”吗? 10/1陽2800 TEU新船交船 先投入中東線 10/1.貨櫃海運價格終止連20週漲(SCFI:4614.1點,跌29.69,跌幅0.62%),貨櫃三雄早盤跌逾1%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89603 9/29.集运旺季货量增速回落,需求拐点的危险信号 https://wallstreetcn.com/charts/41951091 9/29.wsc.波海干散货指+4.7%,报5197,连第三日涨,并续刷2008年来高位。 總部大樓魔咒來? 9/27.陽明海運百億買北市大樓 立委:盈餘應投入本業而非買大樓,(陽明海運去年接受交通部80億元專案紓困貸款,今年6月並以償還債款為由核准現金增資,卻又在24日公告辦公大樓購置案徵求公告) 9/24.在各家海運競增產能進入產能過剩循環大崩前,主力努力在旺季結束前,營造逃命波, 9/24.長榮2.4萬TEU長儀輪來了 499大單進場賀 9/18.自.美西塞港有多嚴重?不得不加班消化貨量 9/16.本土法人:萬海目標價406元 ;9/17.本土法人: 陽明目標價看356元;9/17.本土法人:長榮目標價看372元 9/16.航運又塞車!美國最大港外60艘排隊破紀錄 9/15.自.散裝船運價創下2010年來最大單日升幅 9/13.N.航運大咖凍漲不降價!貨主怒:需求已因零售砍單降溫 9/10.套牢主力炒解套逃命波想瘋了,用達飛旺季開ㄧ槍打價戰利空拉抬股價,來出貨? **9/10.全球第3大航商達飛 宣布貨櫃運價凍漲 營收動能漸減 9/10.自.陽明營收:8月327.9億元月增11%,年增1.51倍再創新高,連15個月創新高;前8月1977.9億元,年增1.15倍。 9/10.自.萬海營收:8月:246.6億元,月增21%年增2.78倍,再創新高,且連6月創高;前8月1316,年增1.8倍。 9/10.SCFI:最新貨櫃運價綜指,週+1.4%達4568續創史新高,運價:遠東到歐每TEU 週漲48美元至7491美元+0.6%;遠東到地中海TEU週漲76美+1%達7365美元;遠東到美西FEU週+56美元+0.8%達6322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漲83美元+0.7%達1萬1731美元;亞洲線週漲4.3%每TEU 921美元(亞洲線外都走軟) 落後指標文 9/10.船舶行业可能正迎来15年景气大周期 9/8.長榮8月營收500億元,月增9%,年增164.79%; 9/8.搶造船供給將大增 9/8.迎接海運榮景 長榮再訂造24艘貨櫃輪;長榮目前營運船隊計203艘船,運能逾139萬TEU,自有船116艘,約69萬TEU;租船87艘約70萬TEU。而目前已簽約的新船(含租船及自有船)尚有55艘待交船,運能逾66萬TEU。另外,今明二年運能成長幅度各約15%。今年有33艘新船交付,已交付20艘,年底前還有13艘待交付。 9/7.陽明1.1萬TEU級新船交付營運 搶美西高運價航線商機 9/7.亞系外資最新報告看好貨櫃族群下半年獲利再跳升,點名看好長榮,中遠海控獲利成長最具爆發力,給予?長榮185元目標價。 9/6.自.中菲行5609營收:8月34.7億月增11.5%年增72%(空運17.9億,營收比51.6%,年增54.5%,海運15.6億年增200%);前8月218.8億年增49%(空運115.9億,營收比53%,年增22.3%,海運94億營收比43%年增199.8%)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62317 9/3.SCFI:最新貨櫃運價綜指,週+2.6%達4502續創史新高,運價:遠東到歐每TEU 週漲78美元至7443美元;遠東到地中海TEU週漲164美元2.3%達7289美元;遠東到美西FEU週漲317美元+5.3%達6266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漲510美元+4.5%達1萬1648美元;亞洲線週漲2%每TEU 883美元... 9/3.自.BDI指飆破4000點 慧洋8月:營收17億元續創高,營業利益與營益率同創高達17.9億與46%,稅前6.88億元,稅前eps為0.92元;前8月營收112.7億元,稅前37.9億元,eps稅前eps5.08元.(今年增7節能船,汰9艘老舊船,總數136艘,平均船齡7.1年,預計未來3年將交13艘環保節能新船) 有些慢拍 9/2.航運景氣熱絡 台船將自建貨櫃船布局租賃商機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58266 國際海事組織IMO,將於2023年起強制執行CO2減排政策,預期將加速老舊船隻汰除速度,貨櫃航運市場對新船需求空間相當樂觀。 8/29.海運重複下單多 9月15日是關鍵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45615 8/24.中航炒股:eps:上半年5.2元,7月大跌-0.73元;因中航短投海運股,股價上半年大漲,7月大跌(7月跌幅:陽明-35.89% ,台航-32.1% ,中櫃-32.9%,陸海-24.3%,中菲行-24.3%) 8/26.自.全球第3繁忙的中國寧波舟山港,在梅山碼頭關閉2週後已恢復運行 8/24.因Delta變種病毒部分關閉的中國寧波舟山港,彭博:寧波舟山港已恢復船舶停靠 8/23.BDI大漲 7檔散裝股盤中全數漲停 新興2605 裕民2606中航2612 台航2617 慧洋2637四維航5608 正德2641 全漲停 8/23.貨櫃航運第4季不看淡 本土法人調高長榮目標價到280元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47128 8/20.長榮法說總座:Q3優於Q2,Q4傳統比Q3淡一些;毛利率Q2:54.8%,上半年53.4%;今年交新船:大船2.4萬TUE4艘,所有新船11艘(供需嚴重扭曲 塞港恐將到2022年中)l 8/20.自.BDI创11年新高,今年迄今涨超180% 8/20.SCFI:最新貨櫃運價綜指,週+1.3%達4340續創史新高,運價:遠東到歐每TEU 週跌9美元至7398美元;遠東到地中海TEU週漲29美元%達7080美元;遠東到美西FEU週漲183美元+3.1%達5927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漲424美元+4%達10876美元;亞洲線週持平每TEU 866美元 8/20.BDI 18日指數上漲176點到3833點,創11年來新高 8/18.貨櫃三雄齊攻漲停 長榮順利1日填息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42238 8/18.中國港口堵塞加劇 寧波舟山港已連續7天部分關閉 8/17.自.塞港噩夢重現!美國大港外排隊船隻暴增 8/14.亞系外資喊買長榮 目標價上修至185元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38229 8/13.SCFI:最新貨櫃運價綜合指數,週+1.3%達4281.5續創史新高,運價:遠東到歐每TEU 週跌11美元-0.14%至7407美元;遠東到地中海TEU週漲9美元+漲0.1 2%達7051美元;遠東到美西FEU週漲189美元+3.7%達5744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漲285美元+2.8%達10452美元;亞洲線週持平每TEU 866美元。 8/13.聯.本土法人看好萬海獲利逐季走升 目標價喊上413元 8/12.匯總上市櫃投機海運股(7/19.漢來投機海運股) 8/12.重用疫情減供炒海運股? 8/12.自.運能雪上加霜!中國部分關閉全球第3繁忙貨櫃港寧波舟山港(5月下旬深圳鹽田港關閉近1個月) 8/12.疫情帶來貨輪航運65年來最大混亂,全球超過350艘貨輪被卡在港外 ,年初二倍多,港口愈來愈老舊,無法應付更大型貨輪.貨輪延遲交貨,導致物價攀升 8/11.循環本色,產能大增再殺價,然後大虧潮再破產潮股價腰斬再腰斬再..潮! 8/11.現代重工HHI今年H1贏得50艘船隻訂單創下72.5億美元(約2千億台幣)產值,力拚9月IPO; Clarkson Clarkson:今年上半年全球貨櫃船建造訂單317艘,年增11倍,並超越2005年紀錄.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35167 8/10.萬海營收:7月203億元月增13%年增2.34倍創史新高,前7月1069億元年增1.65倍;(萬海今年增新船新運量陸續加開多條航線,年初胡志明航線,3月中美西兩航線,4月底南美西航線,西印度航線,5月初新開泰,越南航線,6月美東航線;萬海目前新船訂單仍有44艘-257882TEU) 8/10.長榮財報後 法人砍目標價 價由276元大砍至189元; 8/9.萬海Q2財報:營收480億元,毛利率51.4%,稅後189.95 億,季增 29.3%年增1034%,eps8.56元;上半年:營收866億,年增 153%,毛利率 50.59%,稅後純益 336.9 億元,年增 1816%,eps 15.19 元.萬海今年來續增新船加新航線:年初胡志明航線,3月中美國西岸兩條航線,4月底南美西航線,西印度航線,5月初新開泰國/越南航線,6月中美東航線;今年上半年,美國線與南美西航線從去年21.5%升到近40%,亞洲近洋線占40%;萬海目前新船訂單仍有44艘:257,882TEU ,今年底還有三艘2038TEU新船待交. 8/8.全球石油需求大增 沙國石油Q2利潤爆發近3倍 8/9.今年新船增很多,也會反應在營收 8/9.自.長榮7月營收458.79億元,月增21.6%年增1.68倍,創史新高,前7月營收2357.98億元,年增1.25倍。 8/8.譯成股語產能供給增20%,對炒缺供給題材是負面 8/8.長榮訂24,000 TEU級超級貨櫃輪7月陸續交船,首艘「長範輪」首航台北港;長榮2021一整年已交船17艘-136,500 TEU,待交船16艘-127,400 TEU,共將交33艘船-263,900 TEU,運力年增約20% 8/6.認購陽明增資股全數出售!元大證7月稅後淨利降至13.07億元(約虧10億) 8/6.自.SCFI:最新貨櫃運價綜合指數,週漲幅0.7%達4225.86續創史新高,運價:遠東到歐每TEU 週漲23美元+漲幅0.3%至7418美元;遠東到地中海TEU週漲51美元+漲0.7%達7042美元;遠東到美西FEU週漲37美元+0.6%達5555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漲100美元+1%達10167美元;亞洲線週漲5美元至每TEU 866美元 8/3.貨櫃三雄7月股價跌幅超過30%,長榮,陽明萬海分別重挫32.99%,35.89%,30.37%,股東人數增最多約22萬人套牢,長榮增10.63萬人,陽明增9.04萬人,萬海增3.07萬人(今年來,三雄股東人數暴增47.02萬人,增幅:長榮1.1倍、陽明96%,萬海92%)。 8/2.原料價格飆升 韓國3大造船商擬上調新船造價 7/30.SCFI運價:遠東到歐每TEU週漲268美元3.7%至7395美元;遠東到地中海每TEU週漲30美元達6991美元;遠東到美西每FEU週漲130美元2.4%達5518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漲217美元2.2%達10067美元;亞洲線本週每TEU上週漲5美元至861美元 8/1航海王股價面板化?當心淹死在海中 7/29.航運緊繃持續 貨運專家:緩解要等到明年春節後 7/29.炒過:塞港塞運河塞陸運 爆港爆碼頭撞碼,南非暴動後,新題材:歐洲與中國水患? 海運上週近腰斬成大狗熊,鎖碼萬海昨今立馬大狗熊翻兩支停板! 7/29.開平高,盤中衝漲停鎖死 7/27.全球航運新炒作題材:這次是歐洲及中國水患 7/28.不畏股價重挫 本土法人上調陽明目標370元 7/28.「少年海神」墊丙大買長榮 60億元傳今遭斷頭 (長榮本波高點是233元,今盤中最低116.5元,跌50%) 7/23.自.謝和弦呼麻不忘當航海王!玩長榮航運股賺翻了 7/23.杜金龍:海運這個漲法 已預告買高再套30年 7/23.SCFI週漲1.12%至4100,續創史新高,最新運價:遠東到歐TEU週漲104美元1.48%至7127美元;遠東到地中海TEU週漲68美元0.98%達6961美元;遠東到美西FEU週漲54美元1.01%達5388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週漲195美元2.01%達9850美元;亞洲TEU週跌14美元至856美; 7/22.股價連三天暴跌約二~三成 7/22.拜登要查D&D (貨櫃延滯費和滯留費)FMC將審查9大貨櫃輪業者 長榮,陽明入列;長榮:收費標準已報備 會全力配合 7/22.飆升的鋼板價格 令韓國造船商憂心忡忡 7/21.499大單再現長榮跌停開 7/21.美西碼頭工人明年換約再塞港?長榮:研擬策略 靜觀其 用南非暴動炒鋼鐵炒海運的炒手,只能快轉其它題材了 7/21.南非暴動平息,最大貨櫃港德本恢復運作 7/20.股價已反應完 7/20.塞港、缺櫃 陽明總︰供不應求到明年 7/16.海運泡沫續鮮明,台驊不缺錢自辦現增,比參加陽明現增搶錢快 7/16.航運股后台驊將辦現增 小股東每仟股可望認購約59股 7/15.台驊放棄原計劃參加陽明現增案;台驊董座陽明16字箴言不再?「1張不賣,奇蹟自來,反向加碼,綿延不絕」(台驊6/29董事會:不超過10億自有現金,參與認購陽明現增;台驊多年前,參與陽明私募ㄧ萬張股,需2022年才可出售) 7/16.陽明收復現增價 ,SCFI貨櫃海運價:遠東到美西:每FEU漲319美元+6.1%至5334美元,創高;遠東到美東每FEU漲299美元+3.1%達9655美元;遠東到地中海:每TEU(20呎)則漲+2.1%達6893美元,創史新高;不過,遠東到歐每TEU漲281美元+4.18%達7023美元;亞洲航線每TEU跌10美元至870美元。貨櫃運價綜指+3%至4054,創史新高;貨櫃三雄第3季營收將受惠 h 7/15.貨櫃三雄、散裝全數漲停 (散裝的新興 裕民 中航 台航 慧洋 四維航 正德等 ,攬貨業台驊 捷迅,內陸運輸榮運,志信 中櫃 宅配通,飛機修理亞航等,計17檔漲停,類股占大盤成交比34.9%) 7/15.陽明爆違約交割 20帳戶違約金額共5千萬元(從貨櫃股高點起算迄今收盤,長榮-33.7%,陽明-30.3%,萬海-28.3%) 7/13.拜登發威 美東線貨櫃運費嚇跌14.2% 7/13.股價跌破現增價 陽明:券商包銷現增案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02344 7/13.貨櫃三雄同步跌停(長榮,陽明,萬海跌停價分別為165, 176 ,258),陽明跌破現增價182元 7/13.中國進出口海運旺季早已提早開始 7/13.中國6月出口意外暴增 年成長率達32.2%,進口增36.7%(深圳鹽田國際貨櫃碼頭,6月時一度因疫情停運)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01981 7/13.中國6月大豆進口量達1072萬噸 創歷史第3高的月度水平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01909 7/11.一满载中国出口货物装箱船 在马六甲海峡与一货船相撞,曾挂靠上海 宁波 深圳,货主注意 7/9.財科.林火毀鐵路!溫哥華大塞船,馬士基警告船期將延誤 7/9.益航董事長郭人豪5度賣股 今申報轉讓1.2萬張 ,台航董事永裕興大股東也再次申報轉讓 7/9.SCFI貨櫃海運價:遠東到美西:每FEU漲80美元+1.6%至5024美元,創高;遠東到美東每FEU漲102美元+1.1%達9356美元;遠東到地中海:每TEU(20呎)則漲91美元+1.36%達6746美元,創史新高;不過,遠東到歐每TEU跌45美元達6741美元;亞洲航線每TEU跌20美元至880美元。貨櫃運價綜指漲27.2點至3932,創史新高 行政干預很難 7/9.拜登盯上陸海運費!白宮將頒行政命令 降低美企運輸成本 7/9.自.穀物價格、航運成本雙漲 亞洲農作物進口國苦哈哈 7/9.萬海6月營收179億, 月增17.9%,年增217.3%,前6月營收年增152.9%,連5月創新高,前5月eps11.82元 7/9.年飆229%!中國輸美航線貨櫃運價逼近1萬美元 營收利多,反應多少在價 7/8.長榮營收:6月:377億月增9.5%年增140%,再創高;Q2: 999億元,季增10.7%,法人估eps 8.15,上半年1901億,年增1.17倍 7/7.陽明5月EPS 3.15元 年增逾152倍 7/6.台驊五月營收26.6億元,年增82%, 稅後3.8億元,年增4.6% ,eps 3.11元(Q1:3.16元相當),前五月eps 9.25元。 7/7.主力造浪航海王翻船 杜金龍:水手快跑 7/5.恢復這部份供給量 7/5.長賜輪被扣蘇伊士運河3個多月 傳達成和解將於7日駛離 啦啦隊又來了 7/5.陽明目標價上看357元 本土法人新天價出爐 7/2.自.萬海5月營收151.9億,年增188%,稅後54億元,年增17.5倍,eps2.45元(4月2.75元),年增17.63倍;前5個月eps11.82元. 7/1.跨國同業比海運泡沫化 7/1.長榮市值衝破兆1.0286兆元 台股市值第4大,僅次於台積電 鴻海 聯發科,萬海市值7120.7億元下排名第9,陽明第17大;今年來漲幅全球貨櫃航商前3名,陽明5.23倍,萬海5.06倍,長榮3.84倍,南韓現代商船HMM1.67倍,中國中遠海運1.13倍,德國赫伯羅特 1.11倍,全球最大航商馬士基漲38.9%。以1年前6/30股價計迄今年漲幅,長榮, 陽明,萬分別為17.3倍,27.1倍,18.5倍,也遠高於全球航商。Alphaliner全球航商排名:馬士基,地中海(無上市),達飛,中遠,赫伯羅特,ONE(無上市) 長榮,現代,陽明,萬海。 7/2.貨櫃運價刷新高、美東破9000美元 貨櫃三雄可望受惠 7/2.大股東再賣股 台航大股東永裕興要賣1500張 7/1.發財水手下船,分享航海股槓桿 賺2600萬投資心法 6/30.韓HMM現代商船砸15.7億美元 訂12艘貨櫃船增運能,預計2024年上半交船,全球海運排名:第7長榮136.2萬TEU,第8現代商船84.2萬TEU(目標2022年,達100萬TEU),第9則陽明約61.7萬TEU ***6/30.台航處分陽明獲利4.97億元 不排除明年配給小股東 6/29.自.貨櫃海運持續緊俏 業者8月1日加收美 加附加費 6/29..10億元「反向加碼、綿延不絕」 台驊加碼認購陽明現增(台驊5,6年前參與陽明私募約1萬張每股成本約10.48元,現增加現股近1萬張成本每股逾12元,私募股需2022年才可售) 6/28.泡沫徵兆明顯, Always back to the basic and common senses. 6/28.航海王鍍金 長榮今收漲停176元市值9277億元,贏中華電信8843億元,進前五大,萬海300元漲停作收,市值6655億元,進前10大,陽明收漲停166元,市值5531億元,排名第 15 . 6/28.霸氣加碼 萬海再購入12艘貨櫃輪( 每艘日幣50.70~ 54億元,約新台幣12.7 ~13.6億元,總交易金額達日幣608-648億元,約新台幣152.9-162.9億) 6/28.萬海漲停300元 首檔海運股站上3字頭 6/28.長榮、陽明目標價上調到208元、203元 第3家本土法人加入長榮、陽明200元俱樂部 6/27.貨櫃三雄股漲 大股東身家鍍金(萬海陳家激增2244.8億元,長榮張家增1500億元,至持陽明交通部,政院國發基金等帳上增約560億元 6/26.運價再創高 萬海漲停、慧洋突破百元 6/25.BDI終止連3黑 大小船商兩樣情 ***6/25.航運股掀大股東賣股潮?繼陽明 台船 正德大股東賣股後,益航 志信大股東今也公告賣股 6/25.中國鹽田港6/24復工 業內人士:運價仍可望走揚 6/25.最新貨櫃運輸價格出!航線遠東:往歐漲2%至6479美元,往地中海航線+1.9%至6514美元,往美東漲30美元至8944美元,美西持平4716美元,亞洲跌12美元至912美元. 6/25.炒股涵意:供給增 6/25.陽明海運2800 TEU新船交船 投入亞洲線搶商機 6/25.航海王強勢回歸 台股準備戰前高 6/23.法人再調高目標價:萬海342元 長榮200元 陽明200元 6/23.鉅.航運股當沖玩過頭 萬海違約交割金額逾7500萬 https://m.cnyes.com/news/id/4664380 6/22.中國鹽田港仍有50艘船在排隊 航運業者:運能吃緊恐延續至Q4 6/23自.航運股翻船 盤中高達11跌停、大股東申報轉讓股都一度打入跌停 6/19.貨櫃運價再走高 20檔運輸股漲停 運輸類股昨佔大盤成交比一度達44%,終場38.24% 6/18.自.最新貨櫃航運運價走高 美東+4.2%,美西+1.2%再創新高、歐洲小跌-4美元,地中海+1.9%,亞洲-2美元 6/17.经典“旱地拔葱”式上涨!3000亿海运巨头一年涨10倍,全球海运公司都很嗨! 6/12.塞港未解 運價漲不停 貨櫃三雄創新高 6/12.自.國華南爆新疫情、港口壅塞 貨輪被迫「忽略」新加坡 6/10.長榮5月獲利創高 本土法人目標價220元 6/10.萬海5月營收破150億元年增1.88倍 創歷史新高 6/8.自.長榮5月營收月增 24%,年增135%,eps2.91元 獲利亮,本土法人調高目標價139到152元(5月一天開門賺5.5億元) 6/8.翻譯成股話就是供給增,不利產業天價價格與毛利維持, 6/8.搶高運價商機 萬海拓美東線 --------- 以下摘錄,詳見前期
5/28.陽明1.1萬TEU大船交付 投入南美航線 喜迎高運價
5/20.自.日日航海王!長榮、陽明當沖比破70%
5/14. ptt.萬眾期待航運停損畢業文.
5/15.工.陽明、長榮、中鴻慘跌 掀1.78億元違約交割潮
5/13.萬海斥資逾124億元 向三星重工購買4艘1.3萬TEU大船
5/12.自.貨櫃三雄利多鈍化 全數跌停
5/12.自.疫情引爆台股崩跌 上市櫃鋼鐵逾20家跌停
5/12.自.台股盤中狂瀉1400多點 ,二日跌二千點,股市大戶不計價殺光

5/11.循環股只要運價從現在不斷上衝創史天價,轉休息停止衝,股價就會大跌,如回跌,就會崩跌ㄧ段,如跌回疫情前上方(比大虧常態好),那就要至少腰斬了!
5/11.聯.馬士基:海運費率將漸降,明年將恢復正常,但將比疫情之前的水準要高
5/12.走火入魔的分析師多頭泡沫頂的徵兆與笑料,長榮目標價市值將僅次台積 聯發科 鴻海為台第四,荒謬!
5/11.陽明不能配息,操作最大意義是沒除權息強補空嘎空,等海運觸頂反轉,油價也高企盤整甚下跌,就可ㄧ路長空,除非,陽明搞小動作,如過去公司派常用現增開臨時股東會強制回補但是這招還管用嗎?
5/11.陽明鄭貞茂:股東資本利得賺到了 今年要發股利很困難
3/29.自.大手筆造櫃 長榮海運斥資逾60億元 購買近4萬只新櫃
3/25.自.韓國三星重工拿下長榮海運20艘15000 TEU全貨櫃輪大單
3/25.萬海斥資160.34億元再造大船 萬海造新船董事近通過購9艘1.3萬TEU新船,今斥資5.62億美元與現代重工簽署5艘,1.3萬TEU20呎櫃,全貨櫃輪,另外4艘未定;萬海交新船:8艘3036 TEU從去年起已陸續交船,12艘2038 TEU預計今年起交船至2022年,12艘3013 TEU預計2022年起交至2023年; 萬海買二手船:去年從3月起買4艘,今年至3月也已購4艘
--------------------------

5/28.陽明1.1萬TEU大船交付 投入南美航線 喜迎高運價
5/26.貨櫃3雄「水手日」公布利多卻重挫
5/26.台驊:貨櫃海運今明兩年看好(去年年底今年初又加碼買進陽明,長榮;持陽明逾2萬張)今年獲利是過去10年加總
5/26.萬海新天價出爐 法人目標價203元
5/26. 需求大於供給 裕民看好散裝市況
5/24.自.萬海4月EPS 2.75元 年增11倍 前4月賺近1個股本
5/24.資金湧入 航運股早盤占成交比一度衝高近50%
5/23.wsc.海运指数狂飙超7%!海运缺箱又缺人,高运价还将持续多久?
5/23.四天斷頭四天賺1倍 陽明變妖股
5/21.漲幅縮
5/21.貨櫃船運價週漲創高(貨櫃運價綜指創史新週漲89.16點+ 2.6%至3432.5點: 遠東到歐週漲141美元+2.59% 至5579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週漲3.8%+206美元至5526美元 ;遠東到美東週漲1.9%+143美元至7521美元,都創史新高,遠東到美西小漲4美元至4843美元,亞洲航線903美元週增35美元
5/20.自.日日航海王!長榮、陽明當沖比破70%
5/14. ptt.萬眾期待航運停損畢業文.
5/15.工.陽明、長榮、中鴻慘跌 掀1.78億元違約交割潮
5/13.萬海斥資逾124億元 向三星重工購買4艘1.3萬TEU大船
5/13.自.航海王遇暴風雨 貨櫃三雄跌停開出、跌停收盤
5/12.自.貨櫃三雄利多鈍化 全數跌停
5/12.自.疫情引爆台股崩跌 上市櫃鋼鐵逾20家跌停
5/12.自.台股盤中狂瀉1400多點 ,二日跌二千點,股市大戶不計價殺光 5/12.明年同期腰斬,後年同期再腰斬呢?現在在頂附近? 5/12.貨櫃三雄每股獲利王出爐 陽明第一季大賺7.49元 5/11.循環股只要運價從現在不斷上衝創史天價,轉休息停止衝,股價就會大跌,如回跌,就會崩跌ㄧ段,如跌回疫情前上方(比大虧常態好),那就要至少腰斬了! 5/11.聯.馬士基:海運費率將漸降,明年將恢復正常,但將比疫情之前的水準要高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5450177 5/12.走火入魔的分析師多頭泡沫頂的徵兆與笑料,長榮目標價市值將僅次台積 聯發科 鴻海為台第四,荒謬! 5/10.自.新天價出爐!投顧調高長榮目標價達167元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26508 5/11.陽明不能配息,操作最大意義是沒除權息強補空嘎空,等海運觸頂反轉,油價也高企盤整甚下跌,就可ㄧ路長空,除非,陽明搞小動作,如過去公司派常用現增開臨時股東會強制回補但是這招還管用嗎? 5/11.陽明鄭貞茂:股東資本利得賺到了 今年要發股利很困難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27869 5/10.自.貨櫃三雄漲停 長榮市值挺進14大、陽明位居26 5/10.貨櫃輪最新運價(5/7):本週(5/7)遠東到歐,地中海,美東運價再創新高,分別週漲1%、2%、9%,但遠東到美西則跌8% 5/10.自.長榮Q1獲利出後亞系外資調高目標價95元到110元 5/7.自.長榮Q1營收899億元,稅後盈餘360.83億元,創史單季新高,毛利率51%,eps7.04元,創史新高 5/10.陽明股價破100元 去年此時股價才6.37元(近年最低價是去年3月19日4.72元) 5/10.萬海4月營收149億元月增16%年增178.9%,刷史新高 ,前4月營收年增129.23%。 5/4.航運股暌違13年 萬海再攻破100元 5/3.陽明目標價上看137元 投顧新天價出爐 ------ 4/30.貨櫃輪運價再飆高 歐美航線新天價出爐 長賜輪卡船塞港效應發酵,本週4/30.遠東到歐航線運價大漲7%305美元每TEU20呎櫃運價達到4630美元創史新天價;遠東到美西、美東、地中海航線本週運價也再刷新天價。遠東到美西航線每FEU40呎櫃運價達5023美元,漲幅1%,遠東到美東航線每FEU40呎櫃運價6419美元漲12%;遠東到地中海航線每TEU 4705美元漲幅5.8%,亞洲微增。 4/29.中远海控一季度净利增长52倍 超过去十年总和 4/29.長榮目標價上看144元 投顧新天價出爐 4/28搶南美航線商機 萬海自今2021年5月中起,增闢亞洲/南美西航線AS1,此航線將配置10艘實裝約2200TEU20呎貨櫃輪搶市 4/27.手機、輪胎沉大海!今年超過1000個貨櫃落水、損失逾15億 4/23.海運股爆量大震,萬海新增泰越航線 今股價震幅14.62% 4/23.台航今公告:3月營收2.48億元年增17%,獲利0.71億元,年增1.73倍,eps0.17元,年增1.83倍。 4/23.BDI漲 裕民3月每股獲利0.19元 年增1.79倍 4/23.貨櫃海運塞港未解 美國線再噴新天價 本週遠東到美西線每FEU(40呎櫃)運價週漲535美元12.07%達4967美元,到美東週漲235美元4.31%達5687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週漲207美元4.88%達4446美元,皆創史新天價,遠東到歐每TEU(20呎櫃)週漲138美元漲3.29%達4325美元,距年初史天價僅差127美元 4/22.貨櫃三雄可望入台50指成分股候選,長榮昨收75.9元市值突破4000億元,台股排名第19,今開盤破80元漲逾7%,市值超過4200億元超過大立光4127億元,再創紀錄; 4/22.BDI大漲9.6% 散裝7檔攻漲停 4/19.12支航運股亮燈鎖漲停 4/19.BDI大漲 資金湧入航運股占大盤比重一度達15.8%,盤中裕民 中航 新興 慧洋 台航 四維航等漲停 4/18.股價反應到明年利多 4/18.亞系外資全球貨櫃行情尚未結束 喊買長榮目標價70,亞系外資指出,蘇伊士運河事件破壞力已顯現,船隻延誤並堵塞各主港,受災最嚴重是歐鹿特丹與新加坡,目前超過37萬TEU往新途中,但4/12仍有29.9萬個TEU在新港口等卸貨,19.66萬個TEU下週將抵鹿特丹,但鹿特丹自4/13日來還有85艘船正等待靠岸 4/16.塞港未解 美西,美東貨櫃運價雙創新天價 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大漲501美元到4432美元,漲12.74%;美東線大漲118美元達5452美元漲2.2%,雙創史天價;長賜輪卡船效應發酵,遠東到歐運價每TEU20呎櫃達4187美元大漲223美元,從跌轉漲重返歷史高價;另,地中海線漲5.29%。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02179 (3/12.陽明3月營收210億元創史新高年增90.3%;前3月營收622.8億元年增79.8%;國內法人上修 2021年eps預估值136%至20.2 元,目標價從原33元上修至 62 元) 4/11.企業撤中 東協往美海運運輸大暴發 首次破2成 4/9.用長賜輪的操作循環股恐慌趕頂再衝邪惡波再趕頂,非常成功, 4/9.長賜輪之亂還在燒!港口貨櫃大塞車 全球供應鏈卡卡 4/9.貨櫃海運運價本周4/7.攀高 :遠東到美東航線周漲11.4%至5334美元5千美元;遠東到歐運價3964美元週漲1.7%;遠東到美西運價上周達4056美元,本周跌125美元至3931美元 4/7.大宗商品航運費今年已漲50% 彭博:恐會漲到明年 4/3.自.長賜輪脫困 遠東到歐洲運價走跌2.4%3651美元 4/3.自.遠東到美東運價走跌本周,每FEU4788美元跌51美元;遠東到美西塞港嚴重 最新運價達到4056美飆破4千美元 4/2.自.卡船癱瘓全球海運!外媒爆長賜輪船東向長榮海運提告 3/31.自.海運大哥示警 馬士基遠東運力減少3成 中遠紅海4月將史無前例停航 3/30.自.日本航運巨頭社長:運費將在2021財年恢復往常 3/30.自.慧洋藍俊昇:今年是散裝10年來最好一年(3種散裝船運價都在2萬美元以上,指數在2萬點以上)受惠全球補庫存,及缺船,今年Q1淡季不淡,而Q2Q3在南美穀物登場後,散裝運輸可望續暢旺.(1/8.自.慧洋指出因疫情影響營運,2020全年營收119.4億元,自結稅前獲利1.3億元,每股稅前獲利0.18元) 3/30.陽明法說後,國內法人調升 eps 預估值136%至20.2 元,目標價從原來的33元至 62 元。 3/29.自.陽明:第2季運價維持高點 長約價成功上調 樂觀預期2021營運表現 法說法人滿,杜書勤說Q2進入齋戒月國家運量可能降,塞港與缺櫃,預期Q2運價維高點,下半年獲利預測須考量疫情控制,油價穩定;今年營收比:美線含美東美西42%,歐線32%,亞洲近洋11%,中東,南美,紅海,澳洲,南亞共15%;聯盟市占:The Alliance 19.7%(約470萬TEU,陽明在); 2M+Zim+SMLine 35.4%,Ocean Alliance 30.7% 。 3/29.自.台船增資4.5億股 全數認購完畢 3/29.自.大手筆造櫃 長榮海運斥資逾60億元 購買近4萬只新櫃 3/25.韓國三星重工拿下長榮海運20艘15000 TEU全貨櫃輪大單 3/25.萬海斥資160.34億元再造大船 萬海造新船董事近通過購9艘1.3萬TEU新船,今斥資5.62億美元與現代重工簽署5艘,1.3萬TEU20呎櫃,全貨櫃輪,另外4艘未定;萬海交新船:8艘3036 TEU從去年起已陸續交船,12艘2038 TEU預計今年起交船至2022年,12艘3013 TEU預計2022年起交至2023年; 萬海買二手船:去年從3月起買4艘,今年至3月也已購4艘 -------- 3/29.真剛好啊!百年ㄧ次運河擱淺 1)過去油價與塑化高點 總會剛好發生 韓台中或中東煉油廠爆炸,或恐怖份子炸中東煉油廠或輸油管,.....衝邪惡波 2)現在,貨櫃海運價飆數倍後,也來類塑化爆炸事件,長榮海運大船擱淺堵運河事爆 3/29.蘋.長榮卡船脫困畫面曝光!長賜輪浮上水面船身擺正船頭重獲自由 3/29.wsc.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发布公报说,搁浅货轮已完全恢复至正常航道 3/28.自.運河當局:強風非長賜輪擱淺主因 恐因人為失誤 因長賜輪賭運河炒航運股 油價 原物料價的,如全面復航要回跌? 3/28.自.長賜輪傳移動17公尺 怪手司機:拖船齊鳴笛慶祝 但今晨又PO文:漲潮未讓長賜輪脫擱淺,仍續挖,讓他直呼「整件事像一部漫長Netflix紀錄片,大結局前增懸念」 3/28.自.蘇伊士運河癱瘓 安聯:全球貿易損失恐達2860億 3/26.自.蘇伊士運河癱瘓 貨櫃船運價格飆漲(翻倍) 3/25.蘇伊士運河航道被堵 國際油價勁揚6% 3/24.夢到電影情節(純夢境): 這船長可能壓很多長榮股,故意堵住交通無法運輸,讓更多貨櫃與船滯留海上,製造出發港缺船缺櫃現象,像去年ㄧ直有貨櫃船貨櫃崩海ㄧ樣,股價撐不住,急了就耍這招 3/24.自.長榮海運貨櫃輪傳擱淺 堵住蘇伊士運河 3/25.陽明海運去年年營運減營收小增,卻獲利大增創十年新高,除運價增,與新船投入外,很大部份來低運費,因數百年首見極低油價貢獻(今年油價已不再低),把握好財報,不配息,再多印股票騙鈔票 3/25.自.陽明2020年營運量年減6.63%,營業收入增1.4%,運價調漲加原油價低,稅後淨利大升eps4.51元 創10年新高,且歷年累虧已全彌補,董事會通過不發股利 ,將詢價圈購現增發行普通股,(陽明去年海運新造6艘自有2800 TEU級全貨櫃輪與3艘長租11000 TEU級全貨櫃輪,陸續交船投入營運添動能) 3/25.韓國三星重工拿下長榮海運20艘15000 TEU全貨櫃輪大單 3/25.當蘇伊士運河「塞子」代價驚人 外媒爆將有鉅額索賠 3/25.分析師警告:蘇伊士運河塞越久 恐損害LNG市場 3/25.萬海斥資160.34億元再造大船 萬海造新船董事近通過購9艘1.3萬TEU新船,今斥資5.62億美元與現代重工簽署5艘,1.3萬TEU20呎櫃,全貨櫃輪,另外4艘未定;萬海交新船:8艘3036 TEU從去年起已陸續交船,12艘2038 TEU預計今年起交船至2022年,12艘3013 TEU預計2022年起交至2023年; 萬海買二手船:去年從3月起買4艘,今年至3月也已購4艘 3/24.自.長榮海運貨櫃輪傳擱淺 堵住蘇伊士運河 3/23.長榮海去年每股獲利5.06元 創16年新高 現金殖利率5.4% 3/16.自.送空櫃到中國更賺!美港口拒出口至少367億元農產品 3/15.自.調查:2月中國發往美國的貨櫃運輸量年增長近6成 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3月上旬上海往美國西海岸1個40英尺貨櫃運費4008美元,一直保持上年同期約3倍水平上。 3/12.自.謝金河:貨櫃三雄今年的股價變化 一定會很有看頭 3/7.自.全球貨櫃荒!國際運價暴漲3至10倍 仍舊1櫃難求 3/5.自.BHSI 衝上千點 散裝航運慧洋、台航受惠 3/2.自.6萬張持股出脫完畢 陽明解任台灣港務公司董事 2/18.自.長榮:三大理由 國內法人上修今年全年獲利13.72 元,目標價69.4元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41995 2/10.自.運價到頂?全球海運龍頭快桅財測今年盈利年增27%,表目前運價正近頂?令市場失望 2/8.自.上海到台貨櫃運價暴增16倍 2/7.自.解決缺櫃荒 長榮海運再斥資購貨櫃5.25萬只 2/3.自.短短10日 萬海再斥資27.79億元採購3.2萬個貨櫃 1/29.自.陽明除大戶出脫外 董事台灣港務公司也要賣股票 1/26.鉅.航運缺櫃現象暫趨緩 研究機構:農曆年將是轉捩點 1/26.自.萬海斥資200億元 加速啟動買船造櫃 1/26.自.全球海運大打結 專家:業者過度追求「超大船」所致 1/26.自.造新櫃緩不濟急 貨櫃荒恐續延3個 1/22.海運股利多消息多,股價續走弱,表示出貨用 循環股特色就是價大增後,各家產能就大增跟上,等產能完成,大殺價的悲劇就再發生, 現在,產能缺的原因是疫情封城,使待卸貨的船與貨櫃卡美國港口,無法返亞洲出貨港口, 前幾個月是每年美歐年度購物旺季耶誕大假前的舖貨期,亞洲貨需在購物旺季前達美歐市場,不得不加運價趕運, 現在,旺季已過,不急迫了,美歐運價齊跌了! 1/22.台股海運股已成高聳山峰最大宗歐美線反轉跌,東方海外股價單日跳水18%. 再貼ㄧ次去年12/28.海運衝作帳恐慌趕頂 警示文 1/22.自.貨櫃海運最新運價出爐! 歐美跌! 1/15.自.貨櫃海運最新運價出爐 歐洲線跌美國線漲 1/9.自.全球缺貨櫃!彭博:對中產品需求,或反傷中國出口 1/7.自.全球海運費率去年狂飆50%!業內巨頭:今年續漲 1/4.自.長榮宣佈2月起提高美國線運費 ------ 20-12/28.貨櫃恐慌趕頂 早早推貨櫃海運股的分析師 名嘴 都被尊成成航海王了! 我聽到好多航海王, 重壓基金經理人都成巨星,.... 今年是大狗熊翻超級無敵循環股巨星, 從過去股價循環看, 明年ㄧ定是超級無敵循環股大狗熊, 何時翻轉天知道? 股價圖看,翻轉前恐慌趕頂最斗最可帕 ----- 循環股中長線操作再復習ㄧ次: 1)就是買在產業大慘大淡季,eps大虧錢,法人降評,踢除指數,法人追殺,融資大斷頭,沒人要,但最壞已過,已反應在股價,, 2)就是賣在產業搶位連連大漲價大旺季,eps連創高,法人狂追升評,最好已過,已反應在股價,媒體狂報,... ------ 12/27.因疫情封城封國,貨櫃船還卡在歐美無法下貨返航, 產地出口,缺櫃啊! 眼看耶誕節已過,新年就到,年貨品要過季了, 年節後,有些將成過季品打折清,賣不掉就成存貨.... 12/27.dj.貨櫃航運塞港缺櫃運價升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9221 ------ (12/22.因疫情歐美端封城,抵歐美港口與內陸運輸端封城封運輸,去化受阻,貨櫃堆積在港口與車站,去化困難返亞洲難,使亞洲出口港在旺季前舖貨季節缺貨櫃船,使運價飛漲, 前瞻:短期內疫情加重,歐美處處封城,貨櫃品輸送去化更嚴重,亞洲出口運輸供需缺口更嚴重,但歐美封城,禁耶誕實體購物與聚會,只能倚賴線上採購與送禮,郵局 快遞等將大塞車,錯過假期禮物才送達,購物意願應大不如往昔,就是說節後賣不出存貨很可能大增, 因海運晚到的過耶誕新年假的年節貨將成存貨,而需大殺價以出清換現,未來存貨跌價損失,年節過後,存貨堆累,入淡季,運輸需求大減,...) ----- 12/31.自.陽明:2021年第一季貨櫃海運價量維持高檔 12/31.自.搶船搶商機 萬海12月購入6艘貨櫃輪 12/28.恐慌趕頂邪惡波.自.貨櫃航運股 3 大利多撐腰迎來大多頭行情,分析師:「這 2 檔」跳升空間大 12/29.自.貨櫃三雄上沖下洗 長榮海運恐爆出百萬歷史天量 12/27.自.中國禁澳媒 70艘澳洲煤炭船海上漂 千餘名船員受困半年 12/27.年節後,有些將成過季品打折清,賣不掉就成存貨.... 12/27.dj.貨櫃航運塞港缺櫃運價升 12/24.自.陽明11月營收152.65億元,稅後盈餘27億元,單月eps 0.92元,為Q3eps1.05元的87%,eps賺贏前三季 勝過前九年 12/24.自.日本明起鎖國到ㄧ月底, 台灣等11國(台新泰韓越馬柬寮緬汶中)商務人士不受限 12/22.台海運股恐慌幹頂噴. 自.英變種病毒導致貨物運輸中斷 大批貨車滯留英國多佛爾港 英超市示警:未來幾日恐出現貨物短缺 12/21.自.貨櫃航運實際費率比牌價更貴?業者怨中英運費漲 800% 12/18.輪散裝股補漲 12/16.自.長榮、陽明新船入列 明年Q1獲利更勝本季 12/10.前11月營收其實年增不多,而是疫情爆發停滯延到旺季密集出貨擁擠塞暴,加上疫情再暴到岸端人力缺消化慢,使回船慢,出口端缺貨櫃運能而飆價. 綜.自.因歐美疫情升溫,上岸至內陸人力不足,處理延誤,延誤下貨,使貨櫃船回航速度慢,出口缺船,搶倉位,運價飆,(將來疫苗出轉正常再暴跌...) 貨櫃海運營收: 長榮海:11月197億,月減3%,年增22.2%歷史次高;前11月營收1827億元,年增4.6%。 萬海:11月87.5億月增9.8%,年增40.99%創史新高;前11月706.6億元年增6.5%。 陽明:11月152.7億,創2019年7月來16月新高,也是歷史次高;前11月1350億元,年減1.3% 12/8.自.慧洋-KY看好明年散裝市場景氣 12/7.自.看好海運市場 萬海積極購入全貨櫃輪 最旺季了,但股價是前瞻,不是後視鏡 10/30.自.陽明海運:本季是20年來最旺第4季 10/28.自.3C新品強勁,客戶續補庫存 海空貨運旺到農曆年 消息上媒體 8/31.自.貨櫃運價飆漲 運輸族群除貨櫃運輸陽明漲停外,包括攬貨業者中菲行 捷迅 台驊 建新 散裝四維航等,同漲停 上週遠東-美東每40呎櫃報價衝上4,207美元,創10年來新高,遠東到美西運價達3639美元,創下5年新高。 ------ 前幾週貼過,再貼ㄧ次,資金轉移 龍套股--原料房產股股,股價10多元或以下很飆, 如下網址 ------- 8/28.台股續衝原物料低價股狗小塑膠 紙類 8/27.昨台股勇冠全亞股,台積獨漲,大立光發哥走跌,今天同樣, 上回台指期結算,台股獨強,結算後開補跌600點,明天摩台期結算,台股昨又獨強,怕再來結算後補跌,台股今天已不再太逆亞股獨大漲了,你看:期指結算像上回收高再補跌呢?還是不等結算前今明先溜先跌? 今天台股多數已放軟,原補漲攻擊股 原料運輸的,海運 小塑膠 紙類等,走軟, CD咖補漲投機行情代表聯電 也如預期成大山峰 轉成山峰社團 5/15.自.疫情衝擊陽明Q1財報 :eps-0.31元 5/6.自.受惠航空貨運價格走揚 捷迅第一季每股獲利1.1元 創歷史新高 4/23.自.國際海運公會:全球貨櫃運輸量恐再降3成 3/18.自.中國陸續復工 捷迅:遠洋航線預計4月起爆量 2/18.自.陽明︰疫情獲控 4、5月貨運市場V型反轉 1/3.自.中國國企CIMC(中國國際海運集箱裝集團:中集集團)再爆雷 虧損+資產減記高達526億 ----- 19--12/30.自.南韓今年造船廠訂單量 可望連2年居全球第1 e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記憶體被動元件模組通路JL25:

鏡頭感測cis,聲學,工業電腦22~25

面板,晶圓,Led,PA,監視器:JL20~24: